中青报刊文:“火爆”并非标准 大学专业设置不简单
大学专业设置标准是火爆什么?首先,社会需求是中青准大置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方向。谈到大学专业,报刊离不开另外一个词:学科。文并学科侧重于知识生产即科研角度,非标专业则侧重于社会需求角度即人才培养角度。学专目前高校专业大约覆盖了13个学科大类,业设各类名目繁多的简单专业名称大约近500个,但核心其实就100余个。火爆这些专业我们是中青准大置否都要办?答案是否定的,必须结合自己的报刊办学特色,合理定位,文并切忌追求大而全。非标
20世纪90年代,学专伴随“211工程”的业设启动,为纠正50年代院校调整的不足开启了大合并的风潮,综合性院校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高校进入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大发展阶段。在这一轮的发展中,在专业设置上,全国高校普遍出现了一种“什么专业都办”的冲动。无论什么学校,文理工农医经管法,所办专业少则五六十个,多则上百个。仅从专业上看,高校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一些人文社科与艺术专业,因为办学门槛低、收费高,备受高校推崇。比如,管理与艺术这两个就业老大难专业竟然成为全国高校举办的热门。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管理与艺术类招生量高居所有13个学科门类中第二与第三位,仅次于工科。比如某211农业大学,就设有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其中包含音乐表演。一些地方的行业学校,类似石油大学、农业大学等设有播音主持在内的艺术专业的也比比皆是。
2016年,首轮“双一流”建设启动,新入围的25所非“985”、“211”高校几乎清一色是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双一流”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导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大而全。此后,很多著名高校纷纷开始做减法,撤销自己没有优势的学科专业,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当年就撤销了公共管理学院,浙大也曾放弃一批硕博学位点。2021年“双一流”第二期启动,只强调“学科”,遏制高校野蛮生长,引导高校重新塑形,办出特色的目的更加明显。
第二,专业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响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相关学科专业设置,但也要警惕盲目赶时髦的浮躁。
专业设置是一个科学问题,任何一个专业往往需要其理论体系,必须兼顾科学性、稳定性。物联网本是互联网应用发展的一个方向,2009年前后,IBM公司为推动业务发展推出了集纳各种软硬件信息技术的“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联网因此风靡一时,不少专家宣传物联网要取代互联网,全国高校兴起举办物联网专业的风潮,最高峰时全国有400多所高校举办物联网专业。但遗憾的是,物联网很快就成为弃儿。2018年最早举办物联网专业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布物联网专业停止招生,而原因则是就业不好。近年,很多高校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放弃物联网专业招生。
最近几年,IT行业一旦兴起一个概念,一些高校就纷纷举办相关专业,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不一而足。这其中一些其实只是一个市场概念,并没有理论体系,也并非新兴学科。比如,近年流行的“元宇宙”就是Facebook在人工智能基础上推出的市场概念,但竟然也有不少高校开办所谓元宇宙专业,必然无法长久。
第三,不同层次的学校,肩负不同的责任,在学科专业设置与培养上也需要有不同定位。
2021年9月清华明确提出要控制人文学科规模,压缩博士生规模。此前,清华大学高调宣布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其核心目标不言而喻。回顾这些年清华大学在学科专业上的调整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清华大学一直在关注国家的战略需求,关注着“卡脖子”技术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清华、北大就曾抽调全校最优秀的师生组建了核物理相关的学科专业,为我国“两弹一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与技术支撑。主动站位国家的战略需求设置相关学科专业,是著名研究型高校的重要责任,也是区别于一般高校的地方。
一方面是干别人干不了的,另一方面,即便是相同的专业,也需要有不同层次的培养定位。
2020年清华大学停招新闻与传播、会计两个本科专业。相关部门解释,清华并非不再举办相关专业,而是希望培养更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在本科停招的同时,新闻与会计的硕士招生量增加。显然,清华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换句话讲,清华大学不再培养简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更希望培养出有学科交叉背景优势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反过来,应用型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需要脚踏实地,紧密结合具体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也需要聚焦具体技能与专业的培养,而不宜盲目学习研究型高校的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
第四,考生与家长是我们了解社会需求的晴雨表,但我们也不宜简单以此作为专业设置的唯一依据。
2022年,伴随房地产等行业大滑坡,需求萎缩,土木专业成为考生的“弃儿”,同济大学相关专业录取分数在河南创下极端纪录,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考生和家长的选择往往是社会需求的晴雨表,高校需要重视并及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但个人的选择有时是短视和功利的,高校也不能简单以表面的社会需要,尤其是考生和家长的选择作为唯一衡量的尺子,尤其是基础学科。
要突破西方对我们的技术围堵,核心还是要打好基础学科的底座。在应对西方的技术脱钩与围堵中,国家系统地规划有四支战略科技力量,高校就是其一。高校在其中的核心职能是为科技自强自立提供人才支撑,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学科与基础学科人才。“强基计划”的目的,就在于加强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遗憾的是,因为基础学科专业技能性差,就业不理想,往往不受考生家长的欢迎。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出发,还是高校从事知识生产的基本职能出发,我们都需要对基础学科、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进行必要的保护。
同样,我们也绝不能因为考生与家长喜欢报考而盲目设置某些专业,比如管理与艺术专业。这种喜欢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比如好学、好考等,而并不等同于充足的社会需求。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志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0月12日 07 版
(责任编辑:热点)
-
如何降低5G全连接工厂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回应:并非所有工厂都要用5G,建议为工业应用划定专用频率
每经记者 张蕊 “十四五”时期是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深化融合应用的关键期。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发展新阶段。在11月19日至21日举办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 ...[详细]
-
财联社6月23日电,欧股收盘,三大股指全线收跌。德国DAX指数跌1.72%,法国CAC指数跌0.56%,英国富时指数跌1%。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77%。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券中社6月23日讯,日前,因12年前的乐视网保荐项目,深圳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对平安证券暂停保荐机构资格三个月。今年3月收到相 ...[详细]
-
案例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长期对组织隐瞒真实年龄”。万本太实际出生时间是1954年2月,为了参加工作后在个人晋升、提拔和发展中更具年龄优势,在大专院校毕业生登记表形成时间 ...[详细]
-
每经记者 杨卉 每经编辑 董兴生 11月22日,出境游龙头企业SZ002707,股价7.54元,市值68.34亿元)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在海南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网络 ...[详细]
-
日前,有外媒报道称小米今年下半年除了发布小米12 Ultra之外,还将发布一款小屏旗舰小米12S。爆料称小米12S搭载了高通骁龙8+旗舰处理器,有8+128G、8+256G、12+512G等版本。据了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国内多晶硅料价格近些年来首次站上28万元/吨,创下阶段性新高,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之下,龙头连签大单。6月22日晚间,600438.S ...[详细]
-
测试车被曝从高处坠下,引发全国热议。据媒体报道,6月22日下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安拓路56弄上海汽车创新港8号楼三楼一辆蔚来测试车从高处坠下,两名试车员送医后不幸身亡。23日下午,新黄河记者致电蔚来 ...[详细]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作者:王秦怡 付玉梅将反华当“流量密码”,这“妖女”越来越没下限。“反华妖女”又现身了!不久前,在一个所谓的讨论中国人权问题的论坛上,澳大利亚公民党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巴维克向许秀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详细]
-
“双碳”战略、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新变化和新要求,促使环保产业人才供需也发生了改变。在今天6月23日)举办的“送人才、送服务、稳经济、稳就业”专题会员日直播活动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