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27家险企年度工作会议:窥视大小公司2023竞逐新策略
一开年,透过行业两个当家险种,家险双双遭遇开局不利——
寿险之个险开门遇冷,企年财险之车险一月负增!度工
2023年,作会逐新这仗该怎么打?议窥
是壮志豪情大干快上,补上过去几年的视大司竞憋屈与缺口?还是再观经济大局,摸准消费行为变化谨慎探行?策略
这,成为2023年行业的透过开局之问。
答案在哪里?家险或许可以从各市场主体的年度工作会中找到线索。
2023年的企年春节来的太早,“总结过去一年,度工部署新的作会逐新一年”的年度工作会议,大都安排在了节后,议窥 所以近期一个来月,视大司竞召开年度工作会成为行业整齐划一的动作。
尽管从全行业看,过去的2022年,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保险业经历了一段尤为艰难和困顿的盘整——纵然保费收入相比2021年的4.05%增长,有了0.65%的增幅,但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2022年保险业经营数据,保险业年内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4.70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58%,相比于2021年的4.05%略有扩大,但属低速增长。这,是保险复业40多年来罕见的。
但具体到行业的市场主体,既便在如此困局之下,多数公司仍然逆势取得了一定突破,经营目标基本达成,业务稳中有进。这,为暗淡的行业注入了一抹鲜活。
不仅如此,行业依旧表现出发展的韧性、信心和决心——
根据《今日保》对10家寿险公司及17家财险公司工作会议内容的梳理, 2023年,高质量发展、风险防控、数字化转型仍是行业主基调;看好经济回暖、资本市场复苏,强调投资能力提升,也是普遍共识。
而在这些共性之余,身处不同梯队的市场主体也有不同攻打方向。
让我们看看,哪些高频词汇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又将预示着怎样的发展方向——
1
头部寿险公司最关心什么?
价值、服务与队伍
先看寿险。
让我们看看头部公司关注的重点——
盘点、太平人寿及人保寿等行业头部公司的2023工作会议内容,多数将提升业务价值和服务能力作为2023年的重点战略。此外,应对去年寿险业人力继续滑落的形势,队伍建设也是头部公司会议的一大焦点。
三家头部公司不约而同强调了提升业务价值、服务能力,强化队伍建设,结合今年1月几家险企的开门红数据,中国人寿1月保费收入同比减少2.46%,太平人寿同比减少6.9%,人保寿险同比更是大幅减少15.81%,未达预期。在寿险业寻求转型接下来的路上,业务、服务、队伍及渠道关乎产能,是寿险公司发展真正的内驱力,三家头部2023年着重于修炼“内功”的选择,也就不难想象了。
2
中小寿险公司如何应对生存压力?
强调降本增效与长期主义
那中小寿险公司今年的发力点有哪些呢?
与头部公司相比,多数中小型寿险公司在2023工作会议中都强调了提升业务价值、坚持长期主义、降本增效。如果说2022年寿险业几乎经历了数十年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那中小公司的经历更为挣扎,面临的生存压力也更加严峻。
这从部分公司的2023年发展规划中可见端倪——
中小寿险公司对成本与效益的顾虑,从今年开门红的情况也可佐证。据一些不完整的行业交流信息显示,中小险企2023年首月保费数据参差不齐——许多公司不仅新单保费下滑,总保费同比减少的也不在少数。而如果业务结构无法真正得到优化,这些公司面临的严峻生存压力将会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
3
一二梯队财险公司怎么稳住基本盘?
聚焦盈利能力
再看财险。
让我们先看第一二梯队的情况——
总体而言,过去一年,财险业不像寿险业一样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由于疫情管控严格期间出行减少,以车险为主力险种的一二梯队财险公司无论保费规模还是净利润,都收获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领跑全行业。
但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转向、出行恢复,车险赔付率必然迎来上涨,提升盈利能力也随之成为一二梯队财险公司的主旋律——
4
中小财险公司的2023:
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第一二梯队重点关注的是提升盈利,中小财险公司重点关注的则是降成本——
“二八分化”一直是财险市场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行业交流数据,中小型财险公司2022年合计保费收入为835.40亿元,同比去年减少23.88亿元,远低于行业增速。
而中小型公司的合计市场份额为 10.05%,也同比去年减少0.26个百分点。这般沉重的担子落在2023年工作规划中,就是对成本的格外关注。
诺大的财险市场中,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艰难跋涉是多数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宿命,即使是那些无需投身市场竞争的政策性财险公司,也有各自的任务和担忧。毕竟,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下,没有谁能真正置身市场即战场的江湖之外。
年复一年,时间的流淌从容而迅捷。
但身处其间的经营主体,却既要背负过往,又要探索未来。
2023,属于保险的历史,正在行业的奋斗中续写。
(今日保)
(责任编辑:时尚)
-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11月21日,#外卖小哥深夜送餐猝死清晨才被发现#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北京日报都视频报道,外卖骑手刘某某深夜接单倒在送餐途中,直到清晨,才被早起的群众发现已经死亡。家 ...[详细]
-
定增火热 外资机构身影频现!高盛、摩根大通等参与 持续加码中国制造业
外资机构参与A股定增市场的热情不减。10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股份相继上市,不少项目上市首日即迎来“开门红”,更有不少项目至今仍保持浮盈。在10月上市的多笔重要定增项目中,外资机构的身影频现。具体 ...[详细]
-
提额+提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按照国务院要求,盘活结存限额的5000亿专项债需在10月底前基本发完。从目前的发行进度看,各地基本完成了这一发行任务。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地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美联储加息导致大部分国家都先后加息以抑制高通胀,这会造成经济增长放缓,增加金融脆弱性,最终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在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深圳高等金融研究 ...[详细]
-
尤其是汽车行业对铂金需求激增政策鼓励氢燃料电池应用的背景下,铂族金属需求受到了提振。11月23日,氢能源板块走强,01072.HK)收涨4.9%、英恒科技01760.HK)、中集安瑞科03899.HK ...[详细]
-
对于传闻冯小刚和徐帆夫妇移民海外的消息,冯小刚刚刚辟谣,否认自己和妻子徐帆移民海外,所谓的网传图片为他和徐帆送孩子上学时的情形。 冯小刚说实情是他和帆子八月初送女儿去入学,孩子小第一次远行,想陪她适应 ...[详细]
-
财联社10月31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已向欧盟委员会保证,推特将继续遵守欧盟关于社交媒体平台内容审核的严格规定。马斯克上周终于正式完成了以440亿美元收购社交媒 ...[详细]
-
【NASA捕捉到太阳的“笑脸” 或将对卫星和电网产生影响】美国航天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近日拍摄到太阳露出“笑脸”的图像,太阳表面出现的三处清晰黑点,宛如一对圆圆的眼睛和一个欢快的嘴巴。 天文学家解释,这 ...[详细]
-
11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处置工作举行发布会。中国日报记者:二十条措施提出要取消中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就降为低风险区 ...[详细]
-
10月30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对总台记者确认,又有一名中国公民在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中死亡。至此,已有三名中国公民在此次事故中遇难。总台记者 张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