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动物”,蚊子究竟能否被消灭?
不久前,人类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开发布了一则“答复”。历史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上最《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国家卫健委认真作答:“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致命健康中国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病媒生物,物蚊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究竟”
“答复”中还陈述了我国近年来所做的被消相关防制工作,包括建立监测网络、人类发布控制标准、历史强化人员队伍、上最加强技术研究、致命制订防治方案、物蚊提高卫生水平等方面。究竟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这则“答复”随即引发讨论。被消有人说,人类蚊子是生态系统的一环,人类不该去消灭这个物种;有人说,蚊子是“四害”之一,传播疾病还影响生活;有人说,不就一个小小的蚊子,为什么要揪着不放。
所以,蚊子究竟能不能被全面消灭?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说法,下一步目标和计划是,“降低蚊虫密度水平”。
理想的“顺风车”
夏日黄昏,是蚊子最活跃的猎食时刻。如果耳畔没有响起嗡嗡声,你很难察觉到一只雌蚊子已经靠近。
最多用时10秒,它就能找到一条最佳血管。轻轻停落,瞄准,将下颚的两根锯齿状切割片插入你的皮肤,切割。又用另外两个拉钩打开一条通路。顺势伸出它的刺吸式口器,直刺你的血管,吸出3~5毫克血液。未来几天,这些血液,可以供应它诞下的大约200枚虫卵的生长发育。
吸血的同时,它会通过口器不断吐出唾液,里面的抗凝剂可以防止你的血液凝固,让它更高效地获取足够血液。而抗凝剂会引发你的过敏反应,形成一个发痒的肿包。当然,帮助它繁衍后代的你,也可以把这个“包”理解为它的感谢之举。
蚊类生活史 图片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公众号一只蚊子的寿命不长,一般为1~3周,最长可达5个月。在短暂的“蚊生”中,雄蚊子负责交配和采花,雌蚊子则频繁地进行着这套为了繁殖而进行的吸食仪式,叮咬不息,产卵不止。
1.9亿年前,蚊子就出现在了地球上,那时它们叮咬的对象里有恐龙。后来,恐龙灭绝了,蚊子却延续到了今天。
相比之下,大约20万年前才出现的智人,仿佛一个“新生儿”。蚊子对待恐龙与人类,一视同仁。
如果没有细菌、病毒、寄生虫,蚊子其实不足为惧。不就是每年夏天送上几个“包包”吗,痒一痒,挠一挠,忍一忍也能过。
但大自然哪会这么单纯,在生态系统中,蚊子自有它的生存法则——这个物种优秀的繁殖能力与方式、生生不息的数量,让它们成了一些病菌理想的“顺风车”。
如果这只雌蚊子,此前恰好叮过一个疟疾患者,它体内也许就有了疟原虫。再通过疟原虫携带蚊新的叮咬,疟原虫就能找到下一个宿主。
图片来源:摄图网_307513215研究显示,蚊子是被疟原虫“操控”的对象。一方面,疟原虫会让旧宿主变得“美味”,向蚊子释放出“咬我”的信号;另一方面,疟原虫会增加蚊子的叮咬频率,增大寻找新宿主的可能性。
疟疾,仅仅是蚊子向人类传播的超过15种疾病的一种。除了疟原虫外,著名且古老的黄热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等,以及一些新病菌,都与蚊子“狼狈为奸”,不断寻找宿主,繁衍生息。
致命叮咬
全世界有3000多种不同的蚊子,其中数十种“病媒蚊”,是数百种烈性人类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给人类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图片来源:摄图网_305940579盖茨基金会曾资助过一项耗资40亿美元的研究,结果显示,蚊子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动物。按照死因排名,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因蚊子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00万,位列第一。说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之一,并不为过。
这种致命性,在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让人类对蚊子深恶痛绝。再加上蚊子体型微小、杀伤力大的对比,对人类自尊心又是一击。
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享年32岁,一种说法是他感染了恶性疟疾。
上个世纪,驻扎于战场的美国士兵中,有60%至少感染过一次疟疾。
时至今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还显示,每年死于由蚊虫叮咬引起或传染的疾病人数超70万人。
我国也遭受着诸多蚊媒病毒的侵扰。
疟疾是其中之一。甲骨文中有‘疟’字,《黄帝内经》也记录了疟疾发病时的症状。直到2017年,我国疟疾感染人数才降为0。连续3年保持本土零病例的记录后,2021年WHO向中国颁发无疟疾认证,我们成为全世界第40个完全消灭疟疾的国家。
对抗疟疾,可以松口气了吗?9月16日,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我国还面不面临疟疾传播的风险”问题时,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回答:“存在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当地流行的风险。”
风险的关键,还是在于蚊子。“目前科技手段还不能达到消灭蚊子这个物种的状态”,以及“疟疾流行区传播媒介孳生环境没有彻底改变”,我国依旧存在再流行、再传播的条件。
同一逻辑,全球散发的登革热、寨卡、西尼罗热、黄热病等经蚊传播的传染病,一旦遇上蚊媒活跃期,就会带来病毒输入和流行的威胁。
绞杀与反扑
蚊子带着病菌在全球兴风作浪,人类想要对抗这些疾病,顺理成章就萌生了消灭它们的念头。
1939年,化学家米勒无意中发现了氯苯基三氯乙烷的杀虫功效,通过抑制昆虫神经信号传导,从而快速杀死虫子,“杀虫效果让人拍案叫绝,杀虫效率令人瞠目结舌”。
这些虫子包括蝗虫、跳蚤、虱子,当然也包括蚊子。因为能迅速消灭这些昆虫,也就遏制了相关虫媒疾病的蔓延。
缩写氯苯基三氯乙烷的英文首字母,便是大名鼎鼎的“DDT(滴滴涕)”。从1948年到1972年,DDT在全球开启了它的时代。
在斯里兰卡,喷洒DDT使得当地疟疾病例从每年约100万例骤减到18例;在意大利,DDT帮助人们轻松实现了根除疟疾的5年计划;在地中海、亚洲,到处都传着DDT的灭虫捷报,它在公共卫生、农业等领域大展拳脚。
DDT还被直接施用在人身上,消灭虱子、跳蚤等体外寄生虫。巅峰时期,有人将DDT与原子能、青霉素、雷达并称为“四大发明”。
(责任编辑:焦点)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本报记者 孟 珂11月21日,北交所首只指数北证50指数代码为899050)正式上线,开盘涨2.09%,报1024.07点。截至当日收盘,北证50报1028.72点,上涨2.55%。同日,易方达、华夏 ...[详细]
-
编辑 | 陈菲遐近日,300791.SZ)发布公告拟以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11亿元)收购Best Formulations Inc.以下简称“Best Formulations”)80%股权, ...[详细]
-
统 筹丨马春园如果房贷利率高位站岗,百万房贷月供多出一千元尚可勉强维持,那么掏空六个钱包买的期房烂尾了还要一分不少的还贷,大概率是工薪阶层不可承受之重。近日, 烂尾楼盘业主联名停贷出现了“城传城”的现 ...[详细]
-
中新网7月1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5%。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加6.9%,达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3日发布消息称,其与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包括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等六个方面的16条措施,称要稳定 ...[详细]
-
7月11日,辽宁沈阳。居民反映一名女邻居持续扰民、高空抛物,有时半夜还会敲盆,用喇叭喊叫,邻居们不堪其扰。派出所回应,该女子精神异常,已送往精神卫生医院。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山西省纪委监委获悉,日前,经吕梁市委批准,吕梁市纪委监委对孝义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王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王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将党和人民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编辑 | 金玙璠最近,年轻人遭遇过的“挫折”,除了高考失利、情场失意之外,还多了一项——逛商场时误买了一袋话梅,结果被“刺伤”了。“雪糕刺客”这个今夏最流行的词,指的是看似日常,但由于商家没有明码标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