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革、优结构、建一流 国资国企落实改革新使命新任务
编者按
2020年以来,结构建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发力、落实多点突破、新使纵深推进。命新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任务到三项制度改革大范围破冰破局,深改再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全方位整体性优化,革优国资国企改革改出了新活力、结构建流高效率、落实好机制。新使面向未来,命新党的任务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改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赋予了国资国企新的使命和任务。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如何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之上,进一步落实新使命新任务,成为当前国资国企的最重要工作。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政策落实落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展现国资国企新担当。
体制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在我们单位,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功能作用已充分凸显。”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董事会秘书魏前虎对改革带来的治理之变深有感触。
南方电网通过“一张表”明确131个权责事项,清单之外无权力,通过“一个范本”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全系统,让“谁来行权”“有哪些权”“怎么行权”等一目了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从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到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国有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如何进一步激发活力动力?抓住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国资国企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和实施市场化用工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中核集团的顶尖科学家拿最高工资,百万年薪的超过14人。中核集团100%实现公开招聘,创新推行以标准工时为基础的管理部门员工量化考核工作法,同级人员奖金分配最大差距达到64%,员工奖金降幅最大达到28%,累计建立各类中长期激励计划110个,覆盖成员单位137家。
国务院国资委11月6日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围绕“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截至2021年底,97.3%的中央企业子企业经理层成员签订契约,覆盖经理层成员11万人,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比例达42.9%;围绕“员工能进能出”,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业新进员工99.5%采用公开招聘方式,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达到4.5%;围绕“工资能增能减”,2021年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的中央企业占比99.3%。
“全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使企业经理层成员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摆脱了国企干部的传统认知,激发和保护了企业家精神,既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着眼点和抓手,同时也将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强大动力。”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说。
据了解,目前三项改革已经在国资国企中大范围破冰破局,未来要进一步推动“三能”机制在各层级企业普遍化、常态化运行。尤其是要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灵活性和匹配度,将激励资源更大力度向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倾斜。
国有经济布局全方位优化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
继7月12日13组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后,10月31日又有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落地,既有央企间的协同联动,又有央地间的融合发展。
着眼于突出主责主业、有效解决同质化竞争、推动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目标,国务院国资委深入开展央企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中国宝武与中粮集团的战略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表示,中粮集团与中国宝武下一步将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专业化整合项目合作,持续增强关键领域影响力控制力。
“在过往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没有联合重组,就形成不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所需要的经营规模和竞争优势,没有重组后的整合融合,就不可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和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控制力’。”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聚焦主业实业、促进国有资本有序进退,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强、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国务院国资委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全方位整体性优化。
作为重要抓手,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数据显示,近10年,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重组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中央企业数量从10年前的117家调整至98家。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也明显提速。国务院国资委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遴选两批16家链长企业,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中央企业还加快处置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全面完成“僵尸”特困企业处置,基本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未来,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从“进、退、整、合”4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适时研究组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新要求的新企业,坚决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资产,深入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蹄疾步稳
不管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最终都指向了“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紧紧围绕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
实效如何?用数字说话。数据显示,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2022年的99家,通信、电力、建筑等行业企业有关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成功落地,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享誉海外。
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75.5万元/人,同比增长10.2%,营业收入利润率7.2%,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要力争到2025年前建设一批在规模效益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一流企业,建设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专精特新的科技领先企业。
(责任编辑:百科)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熊思怡)11月2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普遍预计,国内成品油价将第八次下调。本轮计价周期内,多空因素交织,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数据显示,美油、布油18日双 ...[详细]
-
随着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显效、全国疫情逐步缓解,积累的需求开始释放,房地产市场加快恢复,销售端、融资端出现同步回暖迹象。近日,第一财经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6月房地产贷款新增规模较5月明显提升 ...[详细]
-
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夏季年会于7月16日-17日召开。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巨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致辞。邱晓华表示,上半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反复、俄乌地缘冲突、美国加息和通胀外溢中经历了 ...[详细]
-
来源:四川观察【#海鲜市场老板回应网红烹食鲨鱼# :并未销售,鱼是她自己带来的】近日,四川南充,网红拍摄烹食鲨鱼视频引争议,有科普博主表示,视频中的鲨鱼可能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噬人鲨,现南充警方已经介入 ...[详细]
-
经历了一连串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后,华特公司董事会意外宣布任命前领导人Bob Iger接替Bob Chapek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现年71岁的Iger曾在迪斯尼担任首席执行官15年,他已同意在迪斯尼工作 ...[详细]
-
村里所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吸引村民参与,农户不仅能够获得酬劳,并且能够深度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曾经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攻坚压力最大地级市”的云南 ...[详细]
-
醉翁之意何在?中美外长巴厘岛会晤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随即于9日 访问泰国,并于11日到访日本。而在本周,访问亚太的美国高官远不止布林肯。美财政部长耶伦任内首访亚太,先后前往日本、印尼等国。负责东亚和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彭水萍 上周,债市波动牵动人心,各类型债券回调的因素多集中于资金面的波动和收紧,加剧场内资金的担忧。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上上一周的债市巨震没有进一步恶化,总体已出现回调。从上 ...[详细]
-
公开谴责,“拉黑”三年!这家私募又一高管被处分,此前公司及实控人已受罚,在管基金40多只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又发布一则纪律处分决定书,对深圳市金色木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色木棉)合规风控负责人刘明公开谴责,加入黑名单,期限为三年。备案信息显示,金色木棉成立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