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融化的冷饮添加剂多?植脂型不能吃?关于冷饮,这篇说清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天气炎热,这篇说清冷饮又进入消费高峰,不易与冷饮相关的融化热点话题也随之增多:有网友问,部分品牌的冷多植冰淇淋不容易融化,是饮添于冷饮不是含有大量添加剂?有网友关心,此前称部分冰淇淋含有植脂末,加剂现在不少冰淇淋标注类型为“植脂型”,脂型是吃关不是不能吃?还有网友提出,街头常见的这篇说清便利店里,以每支5元以上的不易中高端产品居多,平价冷饮,融化特别是冷多植每支一两元的棒冰还买得到吗?
对于这些问题,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展开调查。饮添于冷饮
不易融化不一定是加剂添加剂多了
最近,部分网友表示,脂型某品牌雪糕的雪糕离开冰箱后,即使放置一晚上也不会融化,由此推测雪糕中含有大量食用明胶。
雪糕真的不会融化?记者购买了该品牌两种不同口味的雪糕,在27℃的室温下进行实验。两款雪糕很快开始融化,牛乳味的静置不到半小时就基本融化;被网友称作“一晚都不化”的海盐椰椰味雪糕静置40分钟后,也基本融化。只不过两款雪糕融化后,都是比较粘稠的乳状物,而非水状物。
左为牛乳味雪糕,右为海盐椰椰味雪糕,在空调房内均很快融化
多名食品工业从业者均对此表示,这是正常现象,“冰淇淋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牛奶、水分之外,还包括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等,它们会使冰淇淋融化后的液体比较粘稠。”再看这两款雪糕的配料表,占比较大的是牛奶、稀奶油、全脂乳粉、加糖炼乳、椰浆、冰蛋黄等,固形物含量较高,所以融化后比较浓稠并不意外。
其实,冷饮不易融化的现象在前几年就被关注过。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成员阮光锋当时就指出,“添加剂越多,越难融化”的说法不准确。
他分析说,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等成分确实与增加冷饮的抗融性有关,但对生产者来说,它们并不是多多益善,过多的添加剂反而会破坏冰淇淋的品质。有研究对分别添加不同量的乳化剂和稳定剂的冰淇淋抗融性进行分析,其中稳定剂添加的浓度分别是0.40%、0.45%和0.50%。结果发现,当添加量为0.45%时,冰淇淋的抗融性最好。
还有,通过食品原料和生成工艺改进,也能生产出抗融性更好的冰淇淋。比如,日本有企业推出了在常温下可保持1小时不融化的冰淇淋,因为里面含有豆渣成分,它能延缓冰淇淋的融化速度。
阮光锋还表示,只要符合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有保障。以乳化剂为例,国际上通用的乳化剂有70种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WH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食品乳化剂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这些乳化剂大多很安全,绝大部分甚至都不需要对每日容许摄入量(ADI)进行限制,合理地使用它们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配料表看仔细,植脂型不等于植脂末
多名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如果关心冰淇淋的品质,可以关注冰淇淋的生产信息、产品类型和配料表。
关注生产信息,是为了避免“三无产品”和劣质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可使用添加剂生产冷饮,但不排除部分“三无产品”或劣质产品超标、超量使用添加剂,那就可能危害身体健康。通常,冷饮的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配料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开头)、产品标准号等信息。
产品类型和配料表则能看出冰淇淋的原料及营养成分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冰淇淋》(GB/T 31114-2014),冰淇淋分为全乳脂、半乳脂、植脂型。三种冰淇淋类型的理化指标基本相同,营养组成也大同小异,区别是冰淇淋中脂肪来自乳脂的占比。其中,“全乳脂”意味着所有脂肪都需来自乳脂;“半乳脂”只需要一部分来自乳脂;“植脂”是指乳脂含量低于2.2%,脂肪主要由植物油脂来组成。也就是说,全乳脂、半乳脂以及植脂都是合法合规的产品。
国家标准对冰淇淋的分类
之所以部分消费者觉得“植脂型冰淇淋不好”,是误将“植脂型冰淇淋”等同于“植脂末冰淇淋”。植脂末是用植物油制作的模拟奶油产品。在以往,植脂末含有部分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含量比较高,对健康不利。但经过工艺改进,目前的氢化植物油可做到反式脂肪含量很低,根据国家标准可不予以标注。所以,部分产品即便含有植脂末,在营养标签上也会显示反式脂肪酸为零。
可见,对消费者来说,不用看到“植脂型冰淇淋”就紧张,而是可参考产品的营养标签进行选购。
当然,通过配料表可以判断冰淇淋的原料品质高低。根据现有标准规定,食品配料按照相关成分占比高低排列,越靠前含量越多。因此,配料表中牛奶、奶粉、奶油、奶酪等乳制品排名靠前的,钙及蛋白质含量会相对高一些。
要注意的是,冷饮虽然含有营养成分,但终究是高糖、高脂、高能量的零食,而且入口冰凉。老人、孩子、孕妇、脾胃虚弱等特殊群体,不宜过量食用。
不同产品销售渠道有差异
此外,对于网友关心的“棒冰有没有卖”问题,老字号光明冷饮的生产方、益民食品一厂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表示:“市民喜欢的盐水棒冰、赤豆棒冰、绿豆棒冰都在生产,没有断货!”这些天,工厂里所有生产线都满负荷运转,除了今年上市的新品外,都是熟悉的老味道,包括不同口味的棒冰、三色杯、光明冰砖等。相关负责人表示,虽说创新是老字号发展的主旋律,但市场喜欢的经典口味始终保留着,“就光明冷饮而言,80%的产品是经典产品,20%的是创新产品,其中经典产品坚持平价销售。”
在光明冷饮的生产企业益民食品一厂内,流水线上正在生产盐水棒冰
据了解,不同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差异。其中,棒冰等产品以商超卖场、社区烟纸店、冷饮批发站点为主,创新产品以线上渠道居多;类似三色杯、光明冰砖等经典产品,在生鲜电商和商超卖场里都有销售。
某零售行业从业者表示,不同产品对应不同渠道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以便利店为例,其货柜堪称“寸土寸金”,尤其是冰柜容量有限,卖什么冷饮大有讲究,“棒冰类产品单价不高,占用的空间却与高价冷饮差不多,便利店自然会根据销售额确定怎么进货、摆货。”相比之下,商超卖场的货柜相对宽裕,包括棒冰、冰砖等经典冷饮的出货率就比较高。
对于部分市民想“买棒冰”的想法,部分商超卖场也和电商联手,通过O2O服务,提高便捷性。例如,京东到家既与商超卖场、便利店合作,也与社区烟纸店、冷饮批发店合作,将各种冷饮上网。记者以“棒冰”为关键词搜索,平台立刻显示出附近有棒冰类产品的门店清单,消费者即可按图索骥前往选购,也可以请骑手代劳,绝大多数冷饮均一支起售。
(责任编辑:综合)
-
机构发布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首套利率再下行,18城降至“3字头”,创新低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当日,贝壳研究院发布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2022年11月,贝壳 ...[详细]
-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288)“买入”评级,预计第四季度复苏趋势将继续,预测2022及23年净利润为13.98元及16.18亿元,目标价10港元。报告中称,公司去年销售同比升6.7%至273亿元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苏荷3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2022年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上获悉,2022年,呼和浩特市将推动实施重点项目1042个,年度计划投资1232亿元。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发展和 ...[详细]
-
京东告别刘强东时代:增长大幅放缓,用户增速下滑,从进攻到防守,更大的威胁等着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斑马消费刘强东淡出管理、大规模减持之后,徐雷掌舵的京东,有什么不一样?在战略上,从进攻转为防守,从打天下到守天下。京东集团连续两个季度扭亏 ...[详细]
-
抵制天价彩礼、淡化教育焦虑,中国计生协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中国计生协决定在全国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形成带动示范效应。根据官方网站日前公开的消息,中国计生协已就项目点申报的有关事项发出通知。通知提到 ...[详细]
-
近日,产业发展司负责同志主持召开机械装备有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和机床协会、农机协会、中国信通院、机械工业信息院等单位参会。会上,有关单位就产业发展形势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近日,公告称,将投资476亿元用于理财,消息一出,震动市场。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700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根据不完全梳理 ...[详细]
-
深交所再问国立科技27岁新实控人背景:其父母是否参与交易,是否规避市场禁入?
每经记者 王帆 11月21日晚间,深交所就SZ300716,股价16.13元,市值25.81亿元)拟变更实控人事项,发出第二封关注函。两周前的11月9日,国立科技曾发布公告,通过股权转让和表决权委托,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段永平又买了点“”。3月29日,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表示,最近又买了点贵州茅台。但他同时表示,买茅台的原因“和大家看到的任何消息无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