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建投点评】美盘逼仓行情下,郑棉弱势应对

【建投点评】美盘逼仓行情下,郑棉弱势应对

2025-07-06 14:48:48 [知识] 来源:龙肝凤髓网

作者 | 吴新扬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2年3月30日

低库存背景下美棉逼仓加剧

USDA三月预估报告中维持本年度美棉低库存,建投为350万包(76.3万吨),点评对为近年来低位,美盘棉弱仅次于20/21年度。逼仓目前美棉基金净多头持仓再次上升,行情下郑虽然前一周美棉出口净销售有所放缓,建投但累计净销售较往年同期明显偏高,点评对同时,美盘棉弱美棉五月未点价销售合约数量下降幅度缓慢,逼仓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行情下郑市场预计销售空头方无法提供买家所需量,建投ICE美棉主力在逼仓压力下无视宏观大宗商品的点评对回落,本周触及新高。美盘棉弱

政策驱动下,逼仓中国维持美棉主要买家地位

但与之相对的行情下郑,是国内期货涨幅整体偏弱。作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价格被动小幅跟涨,下游纱线价格不涨反跌,进一步确定了中国自身棉花基本面供需宽松的情况:下游需求出现金三银四不及预期的同时,供应端皮棉销售进度落后。而在进口端却存在放量的可能,近两年度,中国是美棉头号买家(本年度净销售占比41.76%,装运出口占比33.35%),对美棉大量采购的背后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下游外贸订单需求,受制于新疆棉禁令,中国棉纺织品出口订单下滑显著,从可追踪到的数据来看,中国棉纺织品输入美国市场的占比额度出现一定下降。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美贸易协定中加大采购美国农产品的要求。随着滑准税配额的发放,以及后续存在增发预期,中国棉花未来进口端的边际增量值得期待。

美棉强现实状态如何发展?

高棉价的负效应正在体现。作为美棉的出口地,中国和东南亚的下游纺织企业正在面临高棉价向下游传导不畅的困局。直接表现在中国皮棉市场销售进度大幅落后,以及东南亚纺织业开机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终端消费方面,美国服装市场进入补库周期,库存逐渐见顶意味着后续订单量的衰减。

供应增量仍需等待。在印度棉花减产事实发酵和美棉逼仓的背景下,新增供应量可能最快需要等到巴西棉花的上市,根据巴西商品总局3月报告,再次调增本年度巴西棉花产量至282.43万吨,同比增19.7%,但需要等到第二季度后才能上市及出口。

扩种增产预期面临调整。去年收获季的上涨给予全球棉农充分的棉花种植意愿,随着北半球逐渐进入春播时期,以及南半球巴西快速种植,2月USDA农业论坛上,预估22/23年度全美植棉面积将达到1270万英亩,同比增长13.2%,奠定了美国乃至全球新年度扩种增产的预期。但从种植到最终的收获,天气和肥料扮演者关键角色,作为重要的棉花出口国,美国正在面临干旱条件恶化的局面,弃种率和单产可能对冲面积增长幅度。而2月底开始的俄乌冲突加剧的全球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粮棉比出现明显走强,美国棉花面积能否达到1270万英亩令市场质疑,尽管近日粮棉比因美棉逼仓明显走弱,但种植意向报告的调研时间普遍在3月中上旬,按照当时的粮棉比推测,报告中反映的扩种预期可能不及2月美国农业论坛给出的数据。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