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的“诗意人生”:吟诗填词超1600首,情诗写到金婚时
2月27日晚,诗意人生著名经济学家、厉宁教育家,吟到金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诗填首情诗写虽然在人们的词超印象中,他的诗意人生形象大多是治学严谨、见解独到的厉宁经济学家,他也从未以诗人自居,吟到金但是诗填首情诗写在北大,厉以宁诗词讲座的词超吸引力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经济学讲座。
2021年11月1日,诗意人生人民政协网曾以《厉以宁的厉宁“诗意人生”》为题,报道了他在诗词方面的吟到金成就:“‘不求浮华,但求警句’,诗填首情诗写‘诗是词超深思词是情,心泉涌出自然清’,这是厉以宁诗词创作的追求。”“他的诗词中,既有山河江海、家国情怀,也有岁月跌宕、人生忧欢。”
▲厉以宁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用诗词书写人生
根据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厉以宁诗词全集》,他自1947年以来创作了近1600首诗词。其中很多出名的诗词都和他的经历有关,他借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951年,厉以宁由沅陵赴长沙参加高考途中,填了一首“钗头凤”:“林间绕,泥泞道,深雨后斜阳照。溪流满,竹桥短,岭横雾隔,岁寒春晚,返?返?返?青青草,樱桃小,渐行渐觉风光好,云烟散,峰回转,菜花十里,一川平坦,赶!赶!赶!”21岁的赶考学子仿佛预知前路崎岖,但若能“赶!赶!赶!”,终将“菜花十里,一川平坦”。
这次高考厉以宁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经济系,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乘火车由长沙至武汉再转北京。当他透过车窗看着湘江的平堤沙岸、山上的娇红艳紫后,忍不住赋诗一首《菩萨蛮·别长沙》:“严堤沙岸湘江度,娇红艳紫湘江树。湘水自多情,欢腾送我行。无穷留恋意,伴逐霞云起。何处不逢春,春光不待人。”
1955年,大学毕业的厉以宁又写下了《鹧鸪天·大学毕业自勉》一词:“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这首词中既含有厉以宁青年时代的志向,也有他对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精神。
1978年,厉以宁在自己48岁生日时写下了《七绝·无题》:“日升日落孰为先,月缺并非月不圆;山景总须横侧看,晚晴也是艳阳天。”在这首诗中,厉以宁以日升日落、月圆月缺的对比来阐述人应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考虑问题。
▲《厉以宁诗词全集》用诗词描绘世界
厉以宁的诗词不仅仅是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有很多通过对世界的描写,讲述他的思想和感悟。
1953年,厉以宁写下了《采桑子·颐和园》:“佛香阁上看湖小,只道山高。谁道山高,见否群峰水底飘?半池荷叶遮行路,懒把舟摇。待把舟摇,别有风光玉带桥。”这首词主要是提醒大家观察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立场和视角。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事物和生活的观感和认识就不同。
1984年,厉以宁写下了《采桑子·皖南道中》:“当年都道徽商富,刚下苏杭,又去淮扬,来往车船贩运忙。徽商早已无踪影,新辟商场,摊位成行,仅是农家小货郎。”这首词上阕讲的是历史上徽商的辉煌,下阕讲的是随着近现代以来商业经济的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个体户、农民工创业取代了徽商曾经的领军地位,处于时代发展之前列,全词阐明了商业螺旋式发展之路,隐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2013年,厉以宁到西安故地重游,写下了《鹧鸪天·西安曲江,盛唐名胜地》:“故地重来几度秋,关中霸气早难留。宫廷舞乐黎民怨,废弃名园万事休。城北望,水东流,环池又复见新楼。当年叶落愁人处,正盼花红万客游。”词中从盛唐时期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写到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几度兴衰春秋,终不复当年的雄伟气象。直到近现代以后,西安城才又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站在城北高原上环望,泾、渭、浐、灞、涝、潏、沣、滈“八水绕长安”的景象开始了逐步恢复与重现,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也是丰裕富足,足见历史发展的迷人与魅力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厉以宁还曾在1986年重庆调研期间写下了《七绝·重庆夜雨》:“嘉陵秋雨漫秋池,岸下蓬舟摆渡时,隔水传来圆舞曲,几人会唱竹枝词。”这首词表现了嘉陵江还是那个嘉陵江,雨还是亘古不变的雨,但隔水听音,却不再是古代流行于此地的竹枝词,而是西洋的圆舞曲,不禁让人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用诗词寄托情感
在工作和生活中,厉以宁也经常把感情蕴含于诗词当中,创作了不少佳作。
厉以宁经常给夫人何玉春写诗,从青春年少写到满头白发,她是厉以宁多首诗词里的主人公。1958年春节,厉以宁和夫人何玉春在北京结婚。一首《浣溪沙[gf]2022[/gf]除夕》再现了这对恩爱夫妻的新婚:“静院庭深小雪霏,炉边相聚说春归,窗灯掩映辫儿垂。笑忆初逢询玉镜,含羞不语指红梅,劝尝甜酒换银杯。”
婚后第五天,厉以宁要去京郊劳动,何玉春要回鞍山工作,厉以宁满怀离愁,写诗道:“昨夜频频双举杯,今朝默默两分飞,新婚初解愁滋味,咽泪炉前备早炊。”
1971年厉以宁还写过一首《鹧鸪天》,让何玉春想起了他们携手走过的艰难岁月。厉以宁在诗中写道:“往事难留一笑中,离愁十载去无踪。银锄共筑田边路,茅屋同遮雨后风。朝露冷,晚霞红,门前夜夜稻香浓。纵然汗渍斑斑在,胜似关山隔万重。”
在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厉以宁悲忧交集,作《采桑子》一阕,“声声哀乐催人泪,处处灵堂,处处花墙,一夜京城换素妆。音容虽已天边去,留下忧伤,留下彷徨,预感风来雨更狂”,对周总理的深情怀念,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对未来历史转折的期待,跃然纸上。
1987年,当时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的厉以宁,为毕业生写下了《南歌子·为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干部班毕业而作》:“手掌官衙印,须知百姓情,犹如晒谷盼秋晴,最怕连绵细雨下难停。慎独人人敬,兼听心内明,秉公执法似天平,切莫一头偏重一头轻。”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深入了解民情,廉洁自律,公平执法。
2008年,正值厉以宁与夫人何玉春的金婚纪念。回想半个世纪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他感慨万千,又填七绝一首:“携手同行五十秋,双双白了少年头,凄风苦雨从容过,无悔今生不自愁。”回顾了两人五十年的深厚感情。
“我对诗词的兴趣,是在中学时代培养起来的。20世纪四十年代,我先后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扬州震旦中学,都是国内著名的学校,不但重理,而且重文,造就许多优秀人才。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擅长诗词,在他们的诱导和影响下,很早就开始学写诗词,后来成为终身爱好。”厉以宁说。
他17岁时填的第一首词《相见欢[gf]2022[/gf]仪征新城途中》,当时在南京读高中的他春假期间回家乡仪征途中所作:“桨声篙影波纹,石桥墩,蚕豆花开一路水乡春……”这首词严格按照上阕平、下阕二仄二平的要求,意境清逸淡雅鲜动,用词浅易平实而又十分讲究。
如果不是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经济系,也许我们认识的厉以宁,会是一位职业诗人。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内容综合自人民政协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网、《厉以宁诗词全集》、文汇报和北大新闻网等 图片/网络
编辑:朱亮
责编:李洋 王蓉
审核:冯飞
(责任编辑:探索)
-
来源:北京商报继养老理财后,又一养老金融产品登台亮相。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拉开帷幕,已有试点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5个试点城市开售首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详细]
-
中国网财经7月1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日前,央行广州分行公布一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汇卡商务”)因为虚假交易提供支付服务;未准确标识交易信息;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机构提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6月29日报道,本周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全球海底地形图绘制完成率已达23.4%,仅去年新增海底地形数据的面积就达到1000万平 ...[详细]
-
重庆卫健委通报,6月30日0—24时,重庆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6月30日24时,重庆市现无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月30日0—24时,重庆市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英国),无 ...[详细]
-
挪威将从2026年起在挪威海增加一个新的气田,以期在多年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向欧洲的天然气流量。和能源部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挪威国家石油(EQNR.US)将牵头开发挪威海北部的Irpa天然气,预计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法国科学委员会主席德尔福雷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国第七轮疫情高峰将在7月底到达。据法国公共卫生署30日的数据,过去24小时法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3346例,23日至30日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冻结俄罗斯亿万富翁苏莱曼·阿布萨多维奇·克里莫夫Suleiman Abusaidovich Kerimov)在美国特拉华州超过10亿美元的信托基金。美财政部表示,俄罗 ...[详细]
-
揭秘四川“双胞胎村” 全村共有33对 近3年每年都有双胞胎出生
▲柏木村部分双胞胎照片 资料图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平时碰到一对双胞胎或者多胞胎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而在四川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柏木村,双胞胎却十分常见。“最近三年,我们村每年都有一对双胞胎出生,其中有 ...[详细]
-
操作建议:美联储加息周期启动后,全球流动性流回美国已动摇商品牛市根基,较多品种月线级别已经有牛转熊信号。最近两个交易日,波动率变小,盘中走势先抑后扬,多数品种十字星震荡。目前处在震荡区间中上轨的位置, ...[详细]
-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6月30日午夜,根据巴基斯坦财务部发布的通知,巴基斯坦每升汽油价格上调14.85卢比。这是巴基斯坦过去35天内第4次上调汽油价格,使得自5月26日以来所有上调的累计金额接近100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