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大、成瘾快、花样多,当心“上头电子烟”!
新华社西宁6月26日电(记者李宁 柳泽兴)近年来,损害一种与常见电子烟外观别无二致的大成多当“上头电子烟”在社会上“风靡”,吸食后却“一口”上瘾,瘾快烟不仅伤害身体,花样更触犯了法律。心上警方提示,头电吸食此类“上头电子烟”伤身又违法,损害在日常交往中需重点警惕,大成多当谨防染上毒瘾。瘾快烟
2021年,花样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心上小张(化名)在一次外出聚会中,同桌的头电马某以“找点儿刺激”为由,提议尝一下刚刚网购到的损害电子烟。看到朋友们在吞云吐雾,大成多当小张放松了警惕。瘾快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尝试了一口,立刻感觉强烈的气味“直冲脑门”,精神格外亢奋。看到小张兴奋的样子,马某说,“这烟嘴是网上买的,劲儿大一些,习惯就好了。以后想抽,联系我就行。”
回到家后,小张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难以集中精力,甚至无法开展正常工作。回想起尝过一口的“上头电子烟”,小张按捺不住内心的急躁,又联系马某购买了同款的电子烟“烟嘴”。换上新的“烟嘴”,久违的刺激、兴奋感出现,小张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殊不知,他已经沾染上了毒瘾。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缴获的“上头电子烟”。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大通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介绍,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添加到电子烟中,通过伪装成“上头电子烟”销售。他们利用社会上一些人的错误观念,以“劲大”“刺激”“上头”为噱头,借助社交软件,以快递形式兜售“上头电子烟”,引诱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吸食。
据了解,合成大麻素类似天然大麻素,危害性大、精神活性强。吸食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况。2021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等新精神活性物质,这意味着所有品种的合成大麻素类物质都属于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毒品。
6月24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展示缴获的“上头电子烟”。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目前,贩卖“上头电子烟”的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逮捕并被起诉,吸毒者小张被强制戒毒两年。
据介绍,近年来,毒品市场花样翻新,类似合成大麻素的新型毒品不断出现。吸食新型毒品可以在短时间内使人精神兴奋、产生幻觉,同时对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造成损害,连续使用会造成大脑神经细胞严重损伤甚至退变,导致机体的其他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许多吸毒者为了寻求刺激,把吸食新型毒品当成一种时尚行为,一些新型毒品还被伪装成饼干、巧克力、饮料等常见食物,隐蔽性和迷惑性强。
警方提示,在外出聚会时,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食物、饮料、酒水、电子烟等物品;切勿在网络购买电子烟,在线下店购买时认准正规商家。
(责任编辑:百科)
-
来源:金十数据欧洲央行鹰派官员表示,支持12月加息75基点,甚至需要加息至更具限制性的水平...欧洲央行管委、奥地利鹰派央行行长霍尔兹曼表示,欧洲央行需要在下次就加息投票时保持加息步伐,以让公众相信欧 ...[详细]
-
2013至2021年北京GDP年均增长6.4%,人均GDP稳居全国首位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9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至2021年,北京市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4%。其中,北京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万亿元 ...[详细]
-
多款POS机费率上涨,单笔刷卡一万元要付上百元手续费!费率上涨瞄准“个人POS机”
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宋钦章 每经编辑 廖丹 近一段时间,POS机费率上涨的消息在支付行业不胫而走。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POS机费率上涨并非稀罕事。但近一段时间的费率涨幅,却比较少见。《每日经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水利部9月22日消息,9月22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强化水库漫坝险情、垮坝事件调查处理工作有关规定。会议指出,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统 ...[详细]
-
高途Q3财报:收入6.062亿元,宣布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
11月22日,高途NYSE:GOTU)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同时宣布新的回购计划。据财报,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高途实现收入6.062亿元,环比增速12.7%,其中可比业务学 ...[详细]
-
9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对商品房买卖、租赁、装修、物业等相关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 买房时,以下条款需留心出售方不能履行义务时,完全免除己方定金责任。例如,在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走向质变,全国已建立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德尚玉 实习生 胡耀丹 北京报道 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进入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国能源和产业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崔净萌北京报道 当前,为推动落实消费端绿色转型,我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已先后涉足消费端碳布局,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并提供绿色行为激励。 近日 ...[详细]
-
(MSFT.US)的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近30%,但分析师Keith Weiss与该公司的一些高管会面后表示,这家科技巨头的风险回报比颇具吸引力,目前尚未反映在它的股价中。Weiss对微软给予“增持”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