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布局养老社区,遇八大门槛四大禁区!第二曲线难续弦?
2023年新年伊始,险企弦保险业再迎重磅监管政策,布局这次事关当下人身险公司如火如荼打造的养老遇康养生态“第二增长”曲线。
“A智慧保”获悉,社区为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的门槛养老社区服务相关业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禁1月4日,区第曲线银保监会下发各保险公司《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有关事项的难续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这也是险企弦监管首度拟对“保险+养老社区”业务进行引导规范。
值得一提的布局是,对于险企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养老遇经营条件,意见稿拟从净资产、社区偿付能力、门槛风险综合评级、大禁公司治理评估、区第曲线资产负债能力等多个方面设定八大“门槛”,并圈定了四项业务“禁区”。此外,意见稿还首度明确,险企可通过投资建设、租赁或合作等方式来运营养老社区,但需确保风险隔离。
不难看出,随着越来越多险企加入养老社区布局大军,监管也开始担忧此类业务的经营风险,拟通过设立经营门槛等方式提前建立“防火墙”,堵住发展漏洞。
可以预见,意见稿对于正在布局或有意进军养老社区,却又不符合经营资质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道难题。政策实施后,相关险企要么放弃布局,要么通过增资、改善公司治理等方式满足监管要求,但无论哪种处理方式都并不容易,选择前者恐将失去市场竞争力;选择后者更非短时间能够达成。
过去保险公司是否或者能否布局养老社区,主要取决于险企对自身资金实力、人才储备、战略规划的考量,但未来却不得不将监管的经营要求放在首位。
根据意见稿,“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指的是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产品,向购买相关产品并累计交纳保费达到一定金额的投保人,提供入住养老社区权益等增值服务的业务。
从意见稿核心内容来看,银保监会拟对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提出八大经营条件,具体而言:
· 净资产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
· 连续四个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
· 连续四个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 公司治理评估结构在C级及以上。
·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应不低于第3档。
· 在其他各类监管评级或监管评估中,未触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形。
· 连续四个季度的责任准备金覆盖率达100%。
· 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人身险业告别粗放式发展模式,步入高质量转型阶段,大批险企通过重资产、轻资产或轻重结合等方式布局养老社区,试图借助“保险+康养服务”模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
但如今,按照意见稿提出的相关要求,未来保险公司想要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需至少同时满足以上八个条件。无疑,险企布局养老社区的门槛更高了也更严了,可以预见,这一政策下会有部分中小险企因不满足经营条件而被排除在外。
如根据已披露的2022年寿险公司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就有至少两家寿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另据相关媒体统计,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也有至少4家寿险公司未满足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的条件。此外,目前来看,“净资产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这一要求,同样有很多保险公司难以满足。
提及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一直以来,就伴随着不少质疑之声,毕竟保险公司的专业领域是风险管理和风险保障,运营养老社区无疑是一项相对陌生的“跨界”业务,容易存在投资亏损、销售误导、养老服务不规范,甚至打着养老社区名义,实则搞房地产“生意”等问题。
为了更好堵住上述风险,引导保险公司规范经营,意见稿明确提出了“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四大“禁止项”,即不得存在以下行为:
· 保险公司在业务经营、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问题。
· 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养老社区服务方与服务受益人等各方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表述不够清晰,对服务提供的相关不确定等风险缺乏消费者保护措施。
· 销售过程中,保险公司存在不实说明或夸大养老社区服务内容和标准,出现销售误导、未严格履行告知义务等行为。
· 以养老社区投资为名义,投资开发和销售商业住宅。
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大批险企涌入康养赛道、布局养老社区,当中不乏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者,甚至很多经营主体尚未搞懂养老社区运营规律和服务常识,便随大流般的盲目进入这一陌生领域。
因此,为引导险企理性投建、运营养老社区,意见稿还从多个方面作出指引,如文件提出:保险公司应量力而行,开展与公司资本实力、经营能力相匹配的养老社区服务;应建立健全与养老社区服务方之间的防火墙,更好隔离风险;应在深入研判市场需求、全面分析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战略发展规划。
此外,对于如何把好风控环节,意见稿也明确:保险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充分考虑到影响养老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和客户入住需求的各种因素,建立相关测算模型,确定合理的规模区间。
与此同时,意见稿还从保险产品销售、信息披露、售后服务、违约赔偿责任等方面,对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养老社区”服务作出规范,如提出保险公司销售与养老社区服务对接的保险产品,应匹配客户未来养老资金需求;险企应针对此类业务制定专门销售制度,加强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资质分级管理及专业培训;强化信息披露,明确业务相关方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等。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当前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普遍采用的轻、重资产等多元模式,意见稿也首度作出明确,表示险企可以通过投资建设、租赁或者合作等方式来运营养老社区,但养老社区应独立运营并确保风险隔离。
从险企布局养老社区的各种方式上看,保险公司“自掏腰包”投建养老社区无疑是挑战最大、风险也较高的选择,毕竟养老社区投资金额较大,回本周期又相对漫长,稍有不慎容易对险企本身的财务状况、偿付能力等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为引导险企慎重投建养老社区,意见稿要求险企应按照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原则,综合考虑资产配置规划、保险业务发展和养老服务市场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投资成本、收益等因素,综合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并应符合险资投资不动产的监管规定。
与此同时,意见稿还再度强调了风险隔离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建设方式运营养老社区的,应当以设立专业养老子公司的形式提供养老服务;设立专业养老子公司,应按照险资投资重大股权的监管规定执行;保险公司应在公司治理、业务经营、交叉任职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与专业养老子公司建立有效的隔离机制,防止发生风险交叉传染。
可以推断,目前已重资产布局养老社区但并未建立专业养老子公司的险企,后续将不得不按照监管要求设立这一专业机构。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行业布局养老社区的经营进展和风险程度,意见稿还要求保险公司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应于每年3月31日前报送上年度“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经营情况及当年度的工作计划;已开展相关业务的险企,应对照文件进行自查,在文件下发3个月内向监管部门报送专项报告。
对于不符合文件规定的,意见稿要求,险企应立即暂停开展此类新业务,3个月内向监管部门报送整改计划,整改计划应立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评估、做好预案,对于整改后满足规定条件的险企,可恢复开展新业务。
这也意味着,相关政策实施后,已布局养老社区但不满足“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经营条件的险企要么只能选择放弃布局,要么通过增资、改善公司治理等方式进行整改“达标”。
但可以想象,不管相关险企作何应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当前人身险进入转型深水区的大背景下,选择放弃恐会失去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选择整改“达标”更是一个难度颇大且较为漫长的过程。留给中小险企的生存和转型空间越来越小了。
(A智慧保)
(责任编辑:综合)
-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面世”,众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构建科创金融创新模式
为了更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科创企业稳健成长,相关部门再放“大招”。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与外汇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修订公告,于6月13日正式实施。本次修订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其样本调整数量高达45只,纳入更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核 ...[详细]
-
弘阳地产6月30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宣布,袁春因将分配更多时间于个人事务上,已辞任执行董事、本公司行政总裁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2年6月30日起生效。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曾焕沙已获委任 ...[详细]
-
俄乌局势进展:乌克兰与叙利亚断交 北约称俄罗斯为其“最大威胁”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综合消息:叙利亚宣布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独立后,乌克兰29日宣布中断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针对乌方日前称乌克兰一家购物中心遭俄军导弹袭击,俄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实习生 胡暄悦 北京报道CBRE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中国长租公寓投资报告》,报告指出,受到人口结构变化、住房消费观念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动,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正加速进入机构化的 ...[详细]
-
今日,在蒙脸书等媒体上转发的“2022年7月1日起,从蒙古赴华的所有人员不再隔离”的信息为假消息。有关赴华最新政策详见我馆官网《关于更新赴华人员健康码\\健康状况声明书申领要求》2022年6月28日版 ...[详细]
-
商务部:香港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促进者
6月30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展。两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详细]
-
京东到家所售韭菜农药残留超标:如身体里腐霉利含量较多,可能造成神经功能紊乱
【#京东到家所售韭菜农药残留超标#,如身体里腐霉利含量较多,可能造成神经功能紊乱】6月29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第18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抽检的水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等3大类食品15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上半年受市场波动影响,5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同比均出现下滑,总投资收益率大多在4%左右。对于下半年权益投资,险企高管均抱有积极态度,对权益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半年报 ...[详细]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3%,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知乎跌近12%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