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监管、司法三维联动,“保险黑产”遭严惩
保契观察
近日,保险黑产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民营企业职务侵占犯罪典型案例》。险企其中一起“保险黑产”案件引发保险业关注。监管
在这起案件中,司法保险公司内部人员与“保险黑产”犯罪团伙内外勾结形成黑色产业链,维联利用购得的动遭保单信息,冒充保险业务员诱导客户退保后重新投保,严惩并将新保单挂单至销售团队“新人”名下,保险黑产以此骗取保险公司津贴。险企据披露,监管该“保险黑产”犯罪活动涉及保单3000余张、司法保单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维联
该案件在深刻揭露行业“挂单骗佣”乱象的动遭同时,亦为保险业正本清源、严惩打击“保险黑产”提供了司法层面的保险黑产殷鉴。复盘这一典型案件,其所呈现出的险企、监管、司法机关三维联动的打击效果,于行业而言,更具现实意义。
● ● ● ● ● ● ●
01
“保险黑产”成为行业痼疾?
保险公司代理人勾结外部人员形成黑色产业链,以“挂单”形式骗取公司钱款的“保险黑产”并不鲜见。
最高检在本次案例通报中即揭露了“保险黑产”的作案流程。
案件信息显示,某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称“S公司”)系上海保险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徐某乙系S公司现代部业务总监,张某某、顾某某等9人系S公司现代部业务主任。
上述9名保险公司的“内鬼”和徐某甲、朱某某组织的外部“保险黑产”犯罪团伙一起炮制了这起“保险黑产”大案。
首先,徐某甲与S公司现代部业务总监徐某乙合谋,由徐某乙指使S公司现代部业务主任张某某、顾某某等人收集并控制S公司新进保险业务员账号。
其次,徐某甲、朱某某利用从他人处购买1万余条保单信息,冒充S公司代理人联系投保人,以“产品升级”“原保单全额退保”等为名,诱骗投保人将原保单退保后购买新保单。
最后,将新保单“挂单”在新进保险业务员账号下,获取S公司支付给新进业务员的新人训练津贴、增员奖等额外奖励184.8万余元。
通报案例显示,除此之外,刘某某、徐某丙等2个团伙(另案处理),亦以相同手段进行“保险黑产”犯罪活动,上述3个团伙共骗取S公司新进业务人员津贴800余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这类案件一方面暴露险企在内控建设方面的不足,存在管理漏洞。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寿险公司对新人设置新人津贴、育成奖、增员奖等激励费用是险企被骗取佣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挂单骗佣”也与当下增员难、行业处于转型阵痛期有关。
02
重拳打击“保险黑产”,重塑行业信心
违法犯罪、扰乱行业经营秩序的害群之马最终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于2021年6月至12月,以职务侵占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案对徐某甲、朱某某、刘某某、徐某丙等4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2021年9月至12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先后对徐某甲、朱某某、徐某乙等被告人以职务侵占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拘役四个月至有期徒刑五年不等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实际上,“保险黑产”曝光以来,从监管到行业再到公司,全维度的查漏补缺已有诸多成效。典型的如各地协会都建立起了保险代理人黑名单制度,将各公司上报的涉及恶意套取佣金等行为的代理人纳入其中,并给予行业禁入等惩戒。但法律层面的打击尚还处于探索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通报的典型案例对于行业而言至少有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树立了司法介入打击“保险黑产”的示范效应。在司法判决案例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本次的判例可以作为司法打击的有效补充,为其他保险公司提供有效借鉴,“类案同判”成为行业对抗不良行为的底层支撑。
二是厘清了打击“保险黑产”的基础法律关系。“目前上海司法机关查处的退保黑产主要涉及到三种罪名,分别是职务侵占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诈骗罪。”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刘伯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类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典型案例则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支持了“套佣”可以入刑的法理学说,进而扫清了“退保黑产”等行为到底能不能入刑、如何入刑,这一横亘在保险公司维权路上最大的障碍。
三是打造了险企、监管、公检法机关三方联合打击黑产的范本。据了解,在本案中,当事险企是在内部自查中发现了犯罪线索,并第一时间主动报案。S公司扫黑除恶态度坚决、主动深挖打击,为案件推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监管单位的指导、行业的推动以及上海警方、检察院、法院的全力支持下,最终有力打击涉案人员,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秩序。此外,就行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检察机关已向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制发检察建议,就投保人信息管控、业务账号使用管理、从业人员身份审核、投诉退保件处理等8个方面提出建议。建议的提出,也有利于险企弥补不足、整改提升,筑起防范“保险黑产”的“防火墙”和长效机制。
03
多地组建专项小组,有望进一步遏制“保险黑产”
实际上,监管、行业、公司及公检法机关正在形成全方位联动之势。
从监管层面看,系列举措持续跟进落实。
2020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警示广大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
2021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保险机构将“误导或怂恿保险客户非正常退保”等纳入打击范围。
近期,银保监会下发了《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的多项条款有望弥补“挂单骗佣”现象背后的机制漏洞。例如,在退保方面,意见稿提到,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得主动向保险消费者邀约开展人身保险退保业务咨询、代办等经营活动和服务。在客户信息保护方面,意见稿明确,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人员应妥善保管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行业层面,各地行业协会近年来持续指导属地机构做好风险防范提示,组建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代表行业与公检法机关进行密切沟通联动,建立专项打击机制。
公司层面,险企一方面建立线索收集机制及平台,运用数据分析等方式锁定外部疑似不法组织或个人线索;另一方面组织内部深入排查,挖掘内部疑似不法人员线索。锁定相关证据后,积极寻求公检法机关的帮助,利用法律手段打击黑产组织及人员。
据统计,目前已有多地组成了跨部门的专项小组,对涉嫌“退保黑产”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摸排处置,整体而言,黑产势头已有所遏制。
信心值万金。本次最高检以案说法持续彰显法制震慑力,也为行业打击“保险黑产”注入信心。未来,相信在多方高效协同下,保险业将进一步激浊扬清,迈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保契
(责任编辑:探索)
-
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1日记者安然 朱玲)近期,金美信消费金融披露2022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公告,发行规模5亿元,其中优先档3.65亿元,次级档1.35亿元。此次发行报告 ...[详细]
-
据知情人士透露,推特在新加坡办公室的员工被告知要清空办公桌,并离开办公室,原因可能是未支付办公室租金。此举正值马斯克领导下的这家社交媒体巨头持续削减支出之际。推特周三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员工,他们必须在下 ...[详细]
-
来源: TechWeb.com.cn作者:艺艺子【TechWeb】1月12日消息,据报道,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对一些科技热词发表了看法,表示人工智能“颇具革命性”,但不太看好Web3和元宇宙。在R ...[详细]
-
兴瑞科技2022年扣非预增超105% 产能稳步扩张拓展新能源汽零业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作为国内优质精密制造供应商,002937.SZ)去年业绩表现超预期。1月10日,兴瑞科技收获涨停板,并录得8连涨,股价创2个月新高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阳光房地产基金00435)公布,于 2023 年 1 月 11 日,买方 一间由阳光房地产基金全资拥有及控制的特定用途公司Sunlight REIT Holding Limited)拟向Hinex D ...[详细]
-
1月11日,由中国酒业杂志评选的“2022中国酒业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迎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永培获选。主办方介绍,“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酿酒师”,从酿酒工人一路走来,倪永培对这句话有着独到的理解。依托 ...[详细]
-
中国财险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4854.34亿元 同比增长8.3%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英国公共和商业服务联盟PCS)于当地时间9月1日表示,在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工作的外包员工将于下周新首相被选出的同一天开始罢工。据路透社报道,在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工作BEIS)的清洁工、保安 ...[详细]
-
预计2022年净利润最高增长49.28%。凭借口罩、防护服“出圈”的300888.SZ),2022年业绩大幅预增。1月11日晚,稳健医疗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0.70亿元-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