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迷途
来源:北京商报
1985年,日本在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后,经济日元对美元汇率从200多大幅升值到80。迷途如今,日本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日央行超宽松的经济货币政策下,日元再次贬值到150附近,迷途由此带来的日本物价上涨以及经济危机正影响着每一个日本人。日元的经济升值见证了日本经济的欣欣向荣和最辉煌的成绩,日元的迷途贬值也是日本经济日落西山的暮歌。
节节走高的日本物价
据日本《每日新闻》10月25日报道,在日元急剧贬值、经济全球原油价格高涨等背景下,迷途日本今年10月的日本涨价潮达到30年来最大规模。
其中,经济食品价格上涨明显。迷途10月起,日本市面上占主导的105家食品生产厂商共6699件商品全面提价,11月、12月还有其他商品也将涨价。今年全年,日本涨价商品数或将达到20665件。
按食品类别来看,涨价最多的是酒类、饮料,共2991件商品涨价,占总涨价商品四成之多。其中,朝日集团等大型公司时隔14年首次提价。排第二位的是加工食品,共1819件商品涨价,火腿、香肠提价最明显。
根据《每日新闻》的估算,今年日本的食品涨价给每户家庭(2人以上)每月增加5730日元(约合281元)的开销,一年的负担累计增加约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434元),相当于日本消费税增加了2%。
这让习惯了低物价的日本民众很不适应。日本民众在接受街头采访时表示“没有办法”,只得“尽量在家用餐”。
此外,日本总务省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为102.9,同比上升3%。至此,日本核心CPI已连续13个月同比上升。
除了居民日常消费,制造业也难逃涨价潮。三菱电机官方于24日宣布,将自2023年2月1日起对旗下工业机器人、工业电脑、控制器等工业用产品进行涨价,涨幅为10%-20%。
对于涨价的原因,三菱电机表示,这些产品的主要材料成本持续维持在高位,加上物流费用上涨,虽三菱电机致力于实施生产优化等降低成本的措施,并尽力确保原料和产品的稳定供应,但实在是难于维持现有价格不变,因此决定涨价。
腰斩的日元汇率
日元贬值和国际市场能源价格高企是推升日本物价的主要原因。根据日本央行的数据,资源涨价叠加日元大幅贬值,导致企业物价连续19个月同比大涨,9月企业物价指数同比升幅达9.7%。
受今年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影响,近来日元对美元汇率不断走低。上周,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入150日元兑1美元区间。与2011年10月创下的75.32日元兑1美元历史最高点相比,日元汇率刚好“腰斩”。而从年初至今,日元对美元年内已贬值约30%。
日本政府为了稳定汇率,9月份以来两次出手干预外汇市场,甚至耗资超过500亿美元在外汇市场买入日元,这才暂时止住了日元急速贬值的走势。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吴信如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美元加息走强,日元继续低利率走弱,不断加大的利差引起的大规模套利交易压低了现价日元汇率。
吴信如认为,如此低汇率的原因,除了套利交易行为所致,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对外贸易和经济状况不佳,尤其在疫情打击下,去日本旅游外国人剧减。比如中国大陆2019年赴日游超960万人次,现在几乎为零。日元大跌,使得日本商品和服务的美元价格下跌,这有助于改善日本的出口竞争力。但是,日本GDP的美元值就会大大萎缩,可能回到4万亿美元以下。
对于未来的日元走势,吴信如认为,物极必反,这意味着未来有大量的反向交易需求。因此,一段时间后日元回升是必然的。
但在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看来,日元暴跌与日本经济的关联并不是很强。因为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日元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存在。在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日渐与日本经贸脱钩,逐渐成为全球资产避险的天堂。多年来日本经济深陷滞涨,虽然后期因安倍经济学有所拉动,但近一年多来又再次深陷贸易赤字陷阱。但日元波动周期则完全呈现一条不同于经济周期的走势,在安倍经济学发挥最大效力之时,日元该贬则贬毫不犹豫,充分体现了日元汇市的特殊性。
陈佳进一步分析道,日本自失去的十年之后痛定思痛,理解过强的日元会产生无法预料的政治经济后果,因此多年来倾向于放任日元的波动。尤其是在当下安倍经济学遭遇阻力,日本贸易深陷赤字的条件下,某种程度上,日央行也许乐于见到日元贬值。
“逆行”的货币政策
对于如何摆脱眼下困境,日本似乎并无良策。日本央行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日益受到诟病,但加息却是日本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专家普遍认为,围绕加息还是继续保持宽松,日本国内意见对立越来越明显。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多次表示,在美联储强势加息背景下,日本央行即使小幅加息,也不可能扭转日元大幅下滑的趋势,反而可能危及日本经济复苏。
陈佳认为,日央行如果强行在汇市维稳,会在全球货币市场、主权债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形成大量堰塞,最终很可能导致日本跨境资本超速流动,那才是真正影响日本经济基本面和金融稳定的最差结果。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陈佳表示,根据官方最新讲话,日央行还将坚持既定方针不跟随美联储加息决策,继续以2%为目标基准利率水平。这种继续坚持宽松货币政策恰恰是对安倍经济学以来日本QE和QQE(利率为负的量化加质化货币宽松)的一种萧规曹随。
陈佳进一步指出,在这个宏观大背景下,日央行短期是既不会学英国冒着失去公信力的风险反复维稳汇率,也不会贸然加大债券购买力度损害本就相当脆弱的财政健康。
对于超宽松货币政策或将在明年有所调整的猜测,日本央行委员安达诚司日前表示,现在上调利率“负面效果很大”,“如果负面影响持续累积,日本再次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会加大”。当下世界经济风险不容忽视,调整超宽松货币政策“为时尚早”。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
(责任编辑:综合)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3日消息,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探底回升翻红,创指、深成指跌幅明显收窄。板块方面,中字头股票全天强势,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赛道股午后 ...[详细]
-
亏损扩大、供应链卡壳、股东抛售,造车新势力Rivian迎来至暗时刻
2021年11月,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并一举创下2021年最大、美国史上第六大IPO的记录,然而,高调上市6个月之后,这家明星车企便遭遇至暗时刻。5月12日,Rivian发布了 ...[详细]
-
面对人手紧张、防疫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急救不断线,近日该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因异物就诊的病例数量明显上升,仅4月底以来,就完成鼻部及咽部急诊异物取出手术达60例,其中不乏有核酸阳性患儿或疑 ...[详细]
-
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将H H国际控股01112)评级上调至“买入”,主要由于目前估值不高,目标价10.8港元。今年首季销售表现好于预期,尽管面临供应链中断、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季节性业绩波动,但基于成人营 ...[详细]
-
推特裁员大潮还没有结束。据彭博11月20日报道,马斯克正考虑最快在11月21日周一)解雇更多推特的员工,这一轮新的裁员瞄准的并非技术岗位,而是该公司的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后者在之前的裁员中受到的影响相 ...[详细]
-
实习记者 张佳欣谚语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新研究表明,不同的水果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的潜在好处。据近日发表在《营养素》杂志上的论文,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些中年人群的日常饮食 ...[详细]
-
券结基金弱势下“保持温度”:年内新成立近60只破同期纪录 券结模式下的“优势券商”正显现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 吴昊)2022年以来,新基金发行遇冷,券结模式的新基金发行却保持着“温度”。WIND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至少58只券结模式 ...[详细]
-
区块链概念股盘前走高 Coinbase涨近10% 比特币反弹超8%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在11月22日上午举办的2022年论坛年会“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论坛上,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就如何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表示,应构建起儿 ...[详细]
-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滞留司机有了“卡车港湾”,奔忙骑手有了“小哥驿站”。连日来,上海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全市性集中巡查行动,不断加大街面巡查力度,查找发现、妥善安置在沪滞留人员,坚决阻断“流动中的风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