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展思路,为何从“以量取胜”转型到“高质量发展”?
1月28日,以量取胜农历春节后的广东高质开工首日,广东便召开了“新春第一会”。发展这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近年来广东省召开的思路规模最大的会议。
开年之后的为何首个大会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可见广东对高质量发展的从转重视。目前广东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量取胜也希望每个城市‘动’起来。广东高质”中山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发展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告诉界面新闻。思路
2022年,为何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从转同比增长3%;同年广东GDP为12.9万亿元,以量取胜同比增长1.9%,广东高质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发展这一增速创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纪录。
大会上,21个地级及以上市纷纷立下“军令状”,宣布2023年GDP目标增速,其区间为“确保5%”至“7%以上”。
“高质量发展”是这次大会的主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言时表示,今天的广东,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主要是在“质”上,要通过“质”的突破,迎来“量”的井喷,“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
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也表示,当前广州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也只有依靠高质量发展才能根本解决。
何谓“高质”和“高量”?林江认为区别在于附加价值上:“传统产业附加值不高,需要通过规模生产增加利润;定制性、个性化的新兴产业以质取胜,价格和附加值相对较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再造一个新广东
“再造一个广东”并非空穴来风。2021年8月,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新接受南都采访时就曾提到,“10年以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我们会再造一个广东,我们的GDP或者工业增加值可能会再翻一番。”
彼时,《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刚刚出台。而这次大会更是指出广东面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关口。
过去40多年里,广东在制造业数量积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超越了亚洲“四小龙”。不过,现下面临着“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胶着状态。
黄坤明提到,“我们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主要在质上。只要质的提升取得新的突破,就可以迎来量的井喷,开启新一轮赶超。”
在常住人口持续增加、资源约束紧张的背景下,广东面临探索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口,“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黄坤明表示。”
中新广州知识城孚能科技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图片来源:广州黄埔2022年地方经济比拼中,尽管广东仍是总量第一,但与第二名江苏的差距正在缩小。去年广东GDP江苏多6000亿元左右,但江苏GDP增长2.8%,广东增长1.9%。
而从制造业增速来看,江苏已经反超广东。2022年,江苏第二产业增加值55888.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52843.5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1.6%。
这也反映了广东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现下,广东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例如佛山拥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传统产业;广州的支柱汽车产业中,传统燃油车产量依然占90%以上。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显示,佛山、东莞分别排名第15和第22,而两地工业产值在2020年分别为第5、第9。可见虽然整体体量大,但依然还有一定的低端产业和流水线环节未淘汰。
“从整体来看,广东制造业目前主要还是比拼量。先进制造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也有一些,但粤东西北还是靠量取胜。”林江提及。
在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路径依赖”,意为只延续过去的做法而不去尝试新措施。随着人口红利有所消退,以及来自东南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加大,广东亦需要摆脱此前的路径依赖。
例如东莞,常住人口增速有明显下滑。2019至2021年末,东莞常住人口分别为846.45万、1046.66万和1053.68万。
“东莞过去是靠量取胜,主要是加工制造。当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劳动力丰富的优势被削弱,东莞要靠什么去维持经济优势?只能靠质的提升。”在林江看来,东莞的发展便是广东的缩影。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是对立关系。林江提到,传统制造业是广东“稳增长”的基础,同时也需要通过新技术改造,“例如美的从风扇发展出互联网家电、物联网家电。”
“但是靠传统制造支撑高质量力有不逮,需要发展新兴产业,例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林江认为,“也就是两条腿走路。”
制造业当家
“制造业当家”是广东今年产业发展的主题。在大会上,各市也围绕该方向提出相应目标。
珠三角为广东的产业布局重镇,核心城市抛出“万亿”目标,例如广州提到着力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创、时尚产业、文化创意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惠州将推进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深圳仅在今年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就达到266个,总投资约3295.3亿元,包括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区、龙岗188工业区综合发展项目等。
而对于非珠地区,地区融合、产业承接是重点之一。例如云浮、汕尾、潮州等地均提到“建设产业承接平台”。粤北的河源、韶关此前已承接了部分珠三角的电子信息产业,两地更是提出“全面融入大湾区”,河源放话“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
粤东地区加快向深圳“抱大腿”。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表示,将借力深圳帮扶协作,通过深圳(潮州)招商大会等,培育电子新材料、芯片封测等新兴产业。汕头也将推进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探索与深圳共建飞地经济。
清远对接的则是“广清一体化”,“加快建设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成为‘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推进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的首选地。”清远市委书记殷昭举提到。
TCL华星广州t9项目厂区洁净厂房黄光区 图片来源:广州黄埔粤西地区以能源产业见长,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是频频提到的关键词。茂名今年将推动投资400亿元的东华能源一期丙烷脱氢等3套装置正式投产,开工建设投资300亿元的茂石化升级改造项目。
在会上,东华能源表示把企业总部从长三角迁到广东,落户在茂名,要在此打造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和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感觉到制造业大发展的春天来了”。
粤西的石化产业链正向高端进阶,从初级的原油逐步发展出精细化工、高端材料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湛江引进的巴斯夫。巴斯夫是石化的后端产业,把石化原始材料做成高性能的后端材料,产成品甚至可以替代钢材。
在巴斯夫、廉江核电等重大项目的加持下,湛江今年提出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沿海经济带现在布局了多个石化产业基地,未来能不能再造一个广东,形成几万亿的产值,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该产业链能不能延长。”由于广东本身缺乏能源,加上经济规模持续增加,陈新提出,能源相对发达的粤东、粤西是“再造广东”的关键。
大湾区融合
大项目、招商引资成为会议热点。东莞把2023年定为“招商年”,实施“全员招商”;今年东莞共有102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158亿元。珠海、肇庆也提出招商引资。
不过,林江认为,招商引资只是第一步,“真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源头进行原创,在市场上扮演牵引的角色。”
如果说产业升级是由1到N,那么从0到1的原创更为重要。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都是源头创新的载体。此前,松山湖引进中科院大科学装置,也是东莞科研方面的重要突破,弥补其科研能力相对一般的短板。
“更深层次的在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各个城市进行互补、合作,这也涉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再造。”林江提到,很多项目落地某个城市后,单一城市难以完成所有配套,新兴产业尤其如此。
例如肇庆在会上提出实现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担任起为广州、深圳汽车产业做配套的角色。
大湾区的融合与再造离不开港澳,此次大会不少重点项目也跟港澳相关。南沙开建集团正打造面向港澳青年的“港澳新青寓”,为港澳青年提供住房保障,并以“创享湾”为支点打造粤港澳合作交流示范基地。
深圳前海也加快对接香港。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生表示,前海建投将开展前海口岸前期研究,在负责的项目试点工程建设领域香港规则,计划近期到香港与专业团体、产业园区开展交流。
“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作用,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黄坤明在会上如是说。
(责任编辑:时尚)
-
创新!浙江龙港试点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首日50人报名,缴够6个月最高可贷50万元,利息最低2.7%
每经记者 刘颂辉 每经编辑 魏文艺 “新政实施一天下来,共有50人报名,接下来我们还将在13个社区推广。”今日9月1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正式施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该市农业农村局党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陈旭)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北京市开展“2022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预计将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20余场,6000余 ...[详细]
-
30亿信托风险、18亿信托风险提示结果如何?!密春雷被强制执行超7亿
来源:上海信托圈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密春雷、上海览海投资有限公司览海投资)以及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览海控股)被上海金融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规模为7.19亿余元,相关案号均为2022)沪74 ...[详细]
-
爱马仕推15.8万元自行车,LV、古驰也入局?奢侈品牌在追户外运动的风
记者 | 周芳颖滑板、桨板、飞盘、骑行等户外运动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新宠。奢侈品牌往往能快速捕捉这些新的消费趋势。适当地与时俱进才能巩固升华品牌价值。比如,近期爱马仕 Hermes又推出一款新的自行车, ...[详细]
-
2022年金融街论坛聚焦“新市民”:精准把握金融需求 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曾蔷)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 ...[详细]
-
商店擅自开门营业,安徽灵璧县通报:罚款200元!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48”,轨迹公布……
每经编辑 张锦河 7月5日,安徽灵璧县连发三条重要消息。关于商店擅自开门营业通报7月5日,安徽灵璧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发布通报称,2022年7月4日早7时许,开发区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在开发区刘尧社区某商 ...[详细]
-
@张思莱医师 提问:张奶奶您好,请问一岁半的女童,可以掏耳屎吗?多大的婴儿就可以掏耳屎了?或者是不是儿童根本不应该掏耳屎?回答专家张思莱医师新浪母婴研究院金牌专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 ...[详细]
-
快讯:俄铝尾盘涨超10% 俄亿万富翁拟就诺里斯克镍业公司与俄铝合并展开商讨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前沿生物:雾化吸入用FB2001获批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1月23日公告, 在研抗新冠病毒药物雾化吸入用FB2001,拟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的Ⅱ/Ⅲ临床试验方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同意。雾化吸入用FB ...[详细]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确保在建机组质量受控 切实做到核安全万无一失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生态环境部7月5日消息,7月2日至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江苏省镇江市、市、南京市调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等工作情况。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2年3月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