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价格“过山车”:上半年一路高歌,如今突遇“急刹车”
今年以来,过山车化肥价格遭遇过山车行情,肥料从上半年一路高歌,价格今突到如今突遇“急刹车”,上半刹车呈现整体下行态势。年路
8月24日,高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遇急8月中旬,过山车尿素价格为2340.9元/吨,肥料复合肥价格为3910元/吨。价格今突6月中旬是上半刹车今年的价格高点,分别为3177.7元/吨、年路4185元/吨。高歌今年1月上旬,遇急二者价格分别为2492.5元/吨、过山车3272.5元/吨。
业内人士解释称,过山车式的价格走势,与国际形势密不可分。当前,国内农业对化肥需求减少。7月,已经基本完成华北、东北地区的大田作物追肥,正等待收获秋粮。目前,化肥需求主要是秋冬蔬菜种植、南方晚稻追肥,以及其他一些秋冬作物底肥。
化肥的价格波动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无机肥依赖氮、磷、钾三种肥料。其中,氮肥属于能源加工类产品,主要原材料是煤炭、天然气。磷肥依赖磷酸盐,不过该矿产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钾肥是资源属性产品,具有资源垄断性。
化肥上涨始于2021年,当时天然气价格飙升,尤其是在欧洲,导致氨氮肥产量减少。进入2022年,国际形势动荡,化肥的生产和贸易不确定性强,化肥价格因此大幅上涨。
布瑞克·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称,从今年初开始,原油、天然气价格强势,特别是俄乌冲突下原油价格暴涨;此外,俄罗斯、白俄罗斯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大生产国,合占全球钾肥贸易量的41%,两国钾肥出口严重受阻,引发钾肥价格大涨。不过,近期原油价格回落,运输成本下降,再加上北半球肥料需求旺季临近尾声,化肥价格有所回落。
具体到国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国,磷肥产能产量也均位列世界之首,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盈余出口。不过,在价格方面,尿素价格随煤炭、天然气价格涨跌而影响较大,磷肥价格受近两年动力电池推动磷化工需求影响,叠加能源价格高涨,动力和化工原料成本增加,磷肥生产成本高位,导致价格上涨。
至于钾肥,由于资源较为集中,中国不具备资源优势,对钾肥进口依赖度较高,而进口成本飙升,更是大幅推高了钾肥价格。据布瑞克数据,2020年,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仅为138元/包(50公斤)。2022年6月,最高飙升至300元/包,8月中批发价格仍为270元左右。虽然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
由化肥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今年上半年,化肥价格一路上涨。当时正是北半球粮食种植季,为了应对化肥价格上涨,生产者选择种植大豆,减少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比如,巴西就减少了甘蔗种植面积,主要用于种植玉米、大豆,原因在于甘蔗用肥量大,玉米、大豆用肥量相对较小。当然,这也跟国际需求有关。近几年,国际肉类需求旺盛,南美洲畜禽养殖也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及其他饲料原料。
为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压力,近年来,中央财政也下拨资金补贴种粮农民。
林国发称,农产品要丰产,除了种子、天气,化肥用量影响也大,合理用肥可以一定程度减轻不利天气对作物的影响。从今年小麦丰产情况来看,农业专项补贴效果显著。
中国在化肥市场的国际地位
化肥生产,在全球高度集中。2022年6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价格上涨对全球肥料市场的影响和后果》报告指出,超过60%的化肥由全球前五个国家/地区出口,约60%的氮肥由全球前五个国家/地区出口、超过75%的磷肥由五个国家/地区出口、超过90%的钾肥由五个国家/地区出口。
然而,化肥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根据国际化肥协会(IFA)的3年平均数据(2017~2019年),中国是最大的化肥用户,使用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化肥供应量。印度是第二大用户。印度政府对化肥的大量补贴推动了印度的大量使用。美国约占全球肥料使用量的10%,其中大部分用于谷物和油籽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南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作为全球粮食主要生产区,却是全球化肥进口集中地区。该地区化肥工业落后,化肥进口依赖度高,化肥贸易不畅及高价格很容易导致本国农业生产成本飙升,甚至出现种植亏损,部分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作物单产潜力。
从全球化肥市场来看,中国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中国既是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同时也是主要化肥消费大国。氮肥、磷肥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但钾肥对外依存度高。
前述美国农业部报告指出,俄罗斯和美国各自生产着不到全球10%的化肥,而中国产量约占25%。此外,中国生产的磷肥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中国化肥进口量占国内需求量10%以内,主要进口钾肥和三元复合肥。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1~7月,氯化钾累计进口475万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累计进口44万吨。
按养分折算,今年1~7月,累计进口的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折氮磷钾纯养分为306.12万吨。1~7月,中国主要粮油类农产品(谷物、豆类和植物油)折算隐性进口化肥折纯养分达到522.1万吨。
即使近几年国内钾肥产量增加,据统计,目前国内对钾肥进口依赖度仍超过60%。至于复合肥,近几年随着外资在国内设立工厂、国内复合肥研发水平提升,预计未来5年国内复合肥进口量将下降至100万吨/年。林国发建议,国内化肥供应主要是保证钾肥,应当构建国家钾肥储备,防范类似今年上半年钾肥价格飙涨情况出现。
对于今后的全球化肥前景,前述美国农业部报告指出,2023年可能更加悲观。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化肥供应依然有限,高价可能对2023年的种植决策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美国的生产商或许能够增加产量,但将不得不应对预期的大宗商品投入价格高企。
(责任编辑:焦点)
-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据法新社多哈11月19日报道,卡塔尔体育场周边禁止销售啤酒后,成千上万的球迷19日在官方的世界杯球迷区排队购买首批啤酒。在距世界杯开幕仅24小时之际,胡安·阿尔瓦雷斯端着3 ...[详细]
-
中证网讯记者 王舒嫄)5月18日,据“泸州发布”消息,四川省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措施》提出优化土地出让条件、调整落实税 ...[详细]
-
“因各地道路运输管控造成提货难、改单次数频繁,物流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由于道路交通不畅,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受限,多家炼化企业维持着最低的产能状态。在一些地区,驾驶员不能下 ...[详细]
-
文|阮佳琪 来源|观察者网 “中国”是块砖,哪里缺钱哪里搬,如同美国国内的一众政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Bill Nelson)也把这个“财富密码”烂熟于心了。据美媒17日报道 ...[详细]
-
都曾持股德恩精工,弘亚数控、昊志机电实控人被查巧合还是必然?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临近年末,证监会连续重拳出击。11月22日晚,002833.SZ)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总经理李茂洪,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 ...[详细]
-
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主要内容来看,央行延续“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表述,新增“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以改革促降息、合理让利共赢是监管基调。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特约作者 方斐/文 ...[详细]
-
新华社西宁5月19日电记者央秀达珍)记者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获悉,青海公立医疗机构和驻青军队医疗机构全面执行国家组织的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其中,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价格平均降幅达82%。近日 ...[详细]
-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700)“中性”评级,由于直播行业新规及云业务发展策略变化等影响,下调2022/23年收入6%/7%至5796亿元/6456亿元,下调2022/23年经调整净利润8%/3% ...[详细]
-
11月22日,有消息称,威马汽车董事长、CEO沈晖在写给内部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有威马员 ...[详细]
-
【#北京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本市2022年教育考试招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本市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着力做好疫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