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将满“五周岁”!专访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信用债渐受外资关注 增配人民币资产仍是趋势
原标题:债券通将满“五周岁”!五周岁独家专访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信用债渐受外资关注 增配人民币资产仍是债券总裁债渐资关注增资产趋势
2017年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上线,通将太区标志着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满专民币渠道再扩容。五年来,访彭债券通以其电子化操作更为便捷高效,博亚交易方式对境外投资者更“友好”,李冰快速成长为深受境外投资者青睐的信用主流投资渠道,近三年来,受外势债券通每月交易量已经在多数时间超过了比其更早推出的配人结算代理模式。
伴随着债券通的五周岁成长壮大,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市的债券总裁债渐资关注增资产规模近五年亦成爆发式增长。截至2022年5月末,通将太区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37831亿元人民币,满专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超3倍。访彭但今年2月以来,受中美利差“倒挂”等多因素影响,外资投资境内债券出现净流出的逆转行情。
时值债券通迎“五周岁”,恰逢当前欧美经济体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全球资本流动波诡云谲,外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看法有何新动向与新变化?外资眼中的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建设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空间?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
彭博亚太区总裁 李冰
外资开始更关注中国信用债市场
证券时报:回顾债券通开通运行的过去5年,您认为债券通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冰:债券通自开通以来,因其电子化交易方式,以及后续陆续推出的举措使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现已发展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全球第二大的债券市场的主流渠道。近三年来,债券通每月交易量已经在多数时间超过了比其更早推出的结算代理模式。回顾过去一年(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的数据,债券通的交易量达到7.2万亿,高出结算代理模式三成。
从投资者数量看,以法人为统计口径,目前已达到751家,较2018年5月增长了1.4倍。目前全球前100家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78家成为债券通投资者。彭博作为债券通主要合作境外电子交易平台之一,根据我们与客户的沟通发现,债券通投资者类型已经更加多样化,境外一些小型资产管理机构、欧洲的一些地区性银行陆续参与进来,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兴趣与日俱增。 从投资标的来看,利率债仍然是债券通投资者持有的主要标的。信用债持有规模相对较小,但从我们与客户沟通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已经开始更加关注中国信用债市场,通过彭博查询中国信用债相关指数、数据和分析的投资者日益增多。
证券时报:外资投资中国信用债最新情况如何?您认为为推动外资进一步投资中国信用债市场,还需完善哪些配套制度?
李冰: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和上海清算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5月底,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境内信用债券(包括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等)余额3223.84亿元,其中同业存单1311.95亿元,企业债券999.57亿元,金融债券587.53亿元。
随着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了解的加深,投资者会逐步将目光转向信用债市场,信用下沉是符合市场发展的长期趋势。彭博于2020年11月推出了彭博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LCC)指数,帮助境外投资者了解、评估和投资中国信用债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LCC指数表现出了兴趣,包括摩根资产管理在今年推出了全球首只追踪包含LCC系列指数的ETF等,由此可见境外投资者对信用债市场的关注。近期,中国监管部门针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放推出的举措,也会在这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推动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投资信用债市场,还需要在几方面完善配套制度,包括信用评级体系与全球标准的接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可获得性,以及违约处置机制的完善等等。
证券时报:债券通运行初期开通的是“北向通”,2021年正式启动“南向通”,目前您认为“南向通”运行情况如何?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债券通金融业务近年来有何变化?
李冰:“南向通”自去年开通以来,运行顺利。彭博也深入参与其中,既是“南向通”的主要债券基础数据和估值数据来源,也为境外做市机构提供解决方案,支持其与境内投资者开展“南向通”交易。我们从相关客户方面了解到,“南向通”交易量从今年2月开始也开始活跃起来。“南向通”正在逐步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境内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机会。
境内金融机构作为债券通做市机构也伴随着债券通过去5年的发展而不断成长。面对更多类型和数量的境外投资机构,境内做市机构的经验和能力在不断提升。我们在服务这些做市机构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机构开始更加精细化地管理客户和其需求,并加大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通过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境内机构的成长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面。
今年以来中国债券收益表现亮眼
外资增配仍是趋势
证券时报:今年2月-5月,外资净减持境内人民币债券备受关注,有观点认为,随着下半年美联储加大加息力度,中美利差会继续“倒挂”,这会加大对外资减持的压力,您怎么看?
李冰:美国加息所导致的中美利差缩小甚至倒挂,确实对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境内债券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是我们看到从今年2月开始出现外资减持中国国债的原因之一。但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应当被视为对境内债券市场开放带来巨大阻力。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当前美联储加息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的巨大通胀压力。因此,比较中美实际利率可能更有意义。以十年期国债为例,目前中美利差在2%左右,中国债券还是保有相对的吸引力。
从收益率角度来看,今年全球债券指数表现乏善可陈,截至6月15日,彭博全球综合指数年至今录得回报-14.98%,而彭博中国综合指数的收益为1.79%,在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
在全球范围来看,与美国相关性较高的市场,比如巴西、墨西哥,在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下,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然而其债券收益率出现了更为大幅的下滑。这也可以侧面说明,利差并不能直接决定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还应关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关程度。而中国市场的分散化效应一直较为明显。
此外,从历史来看,美联储曾经在2017-2018年采取加息、缩表政策,但这一时期,除了在个别月份出现外资减持中国国债的情况,绝大部分时间,外资保持了增持人民币债券的势头。
证券时报:您认为影响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因素中,除了有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值得注意?
李冰:我们认为,影响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另一个重要且更为直接的因素是汇率。历史数据表明,2015年“8·11”汇改,对当时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有较大影响。因此,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也在今年对外资持有中国债券带来了一定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已表示会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并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对强化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是有利的。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尽管从2月开始外资持续减持中国国债,但是5月份减持量已经出现明显回落。下半年,如果国内经济明显企稳转好,我们对于外资加大投资人民币债券仍抱有相对乐观的看法。
总结来说,短期内由于收益率发生相对变化,投资者做出了一定的资产配置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市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以及中国独立、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让境外投资者继续重视中国市场,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仍将是趋势。
外资期待衍生品投资扩围
证券时报:对于未来中国债券市场推进对外开放,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方面,您还有哪些建议?
李冰:未来中国债券市场在推进对外开放方面,还可在完善电子化交易、丰富债券衍生品投资品种,大力发展ESG、绿色债券等方面深化探索。
具体来说,在电子化方面,债券通从制度设计和推出开始,就与彭博等境外电子交易平台合作,采用电子交易的方式,可以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效率、优化合规报告等等,这是债券通被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目前,电子交易方式完全覆盖债券通的二级市场交易,但是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电子化交易的深入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在衍生品方面,中国债券市场更为成熟的标志将是境外投资者可以使用衍生品来管理风险和捕捉投资机遇,特别是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中。根据我们与境外投资者的交流,境外投资者热切期待利率互换、国债期货等衍生品被纳入投资范围。
此外,可持续金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ESG投资已经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成为很多投资机构的必须选择。中国债券市场正在面临一个历史性机遇,深化开放,推动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将推动全球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也将有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娱乐)
-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1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采取措施降低自己对美元的依赖。报道称,拉夫罗夫于“知识日”当天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越来越 ...[详细]
-
什么情况?南玻A大股东前海人寿决意罢免老董事王健 本人称“前后矛盾、逻辑混乱”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想要罢免董事王健的议案未能获得董事会“放行”后,000012)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又提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据河南大学文学院消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刘思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18日16时在郑州逝世,享年89岁。公开资料显示,刘思谦,汉族,193 ...[详细]
-
中新网济南7月18日电徐一帅 孙婷婷)山东印发《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四批)》,涉及20条政策。经测算,落实本批政策清单预计可新增减税降费82亿元人民币,下同)。该省此前累计发布的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李祺瑶11月2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本市从严控制线下大型活 ...[详细]
-
来源:Kevin策略研究欧债危机2.0距我们有多远?——2022年7月11日~17日摘要上周欧元对美元跌到平价以下,为2002年以来首次。欧洲当前面临的更为明显的“滞胀”压力如何破局,其固有的边缘国家 ...[详细]
-
7月18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问:据报道,美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近日宣布,美国务院已批准向台出售价值约1.08亿美元的军事技术援助,以加强所谓美台军事合作、提升台应对“威胁” ...[详细]
-
银保监会:依法依规处置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风险,将陆续启动5万元以上客户垫付工作
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接受了《保险报》记者采访。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该负责人表示,在疫情扩散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增长的背景下,银保监会坚决贯彻执行党 ...[详细]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小涓:数字贸易表现突出,强劲引领全球复苏
服贸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今天9月1日)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以“数字全球化引领疫后复苏和长期发展”为题进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2年6月28日,美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公告,因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成员所在职业考试中作弊,被罚款1亿美元,同时需要采取大量补救措施来修复事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