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房企股价坐上“跳楼机”,开发商总市值一年蒸发8500亿
5月18日至今,企股不足半个月的上开时间内就有5家港股上市房企的股价坐上“跳楼机”,一家接一家地暴跌,发商情况十分罕见。总市值年蒸
第一财经统计发现,跳楼机近期股价闪崩房企中,家房价坐佳源、企股领地、上开大发等内房股的发商市值,近一年来已经蒸发超90%。总市值年蒸
从更宏观的跳楼机层面看,全国上市房企的家房价坐总市值已经连跌了5年。易居研究院与上海社科院共同发布的企股研究报告显示,仅去年一年,上市开发商的总市值就蒸发超8500亿元。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信心仍然极度脆弱,短期依靠市值管理的技术性措施改变不了行业基本面,也无法扭转企业的市值下跌趋势。
一日暴跌成“仙股”
在半个月内,5家在港上市房企股价狂泻,这在地产行业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5月18日,浙江房企佳源集团的两个上市公司股价率先崩了,地产平台佳源国际(02768.HK)股价暴跌41%,物业平台佳源服务(01153.HK)开盘暴跌超70%。
佳源紧急宣布两只股停牌,积极自救,把在物业上市公司的持股果断卖给了金科,到5月27日复牌,结果佳源国际继续大跌40%,面对“跌跌不休”的走势,到5月31日午间佳源国际再度宣布停牌。不到半个月,佳源国际的股价已经从1.04港元/股将至0.35港元/股,降幅超过65%。
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可以发现这只地产股已经连跌一整年了,去年5月底时佳源国际的股价约为3.6港元/股,如今股价蒸发掉90%。
紧跟着佳源暴跌的是四川房企领地集团,5月19日,领地集团地产、物业两个上市平台股价闪崩,先是领地控股(06999.HK)股价跌去84%,其后物业上市公司领悦服务(02165.HK)跌了近63%。其后领地的股价虽然涨回去一些,但是仍处于上市后的历史最低位。
去年5月,领地控股的股价一度超过7港元/股,现在只剩下0.7港元/股。
佳源和领地率先暴跌后,港股内房股并不平静。5月25日,上海本土房企大发地产(06111.HK)股价又跌去66%,次日又跌掉35%,仅七个交易日大发地产股价跌超87%。第一财经发现,去年5月底大发还有6港元左右的股价,现在只剩下0.57港元。
接下来股价暴跌的是安徽房企三巽集团(06611.HK),5月26日,三巽股价跌去35%,这家房企上市才10个月,股价已经从刚上市时的5港元/股跌到1.99港元/股。
而最近一家股价闪崩的房企是景瑞控股(01862.HK),5月30日该房企收盘跌幅接近到48%,截至记者发稿时股价为0.62港元/股。
开发商总市值大幅缩水
虽然5家房企股价在短时间内密集“跳水”不常见,但是港股内房股闪崩的场面,实际上已经屡见不鲜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已经有新力、祥生、正荣、天誉置业等房企发生过类似状况。
行业面上看,全国上市房企的总市值已经连跌了5年,属于众多行业板块中最惨淡者之一。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与上海社科院市值管理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市值分析与健康发展研究报告》,仅过去一年,房地产开发类企业的总市值就蒸发掉8574亿元,同比下降21%。
从2018年开始,房企掀起拆分物业上市潮,一度十分红火,市值增长远超开发类平台,但好景也不长,根据上述报告统计,2021年物业管理类公司市值下降26%,全行业上市公司市值蒸发掉1661亿元。
报告显示,近5年中,2017年上市房企平均市值最高,平均为185亿元,此后不断下降。到2021年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仅为119亿元,其中民营房企虽然上市公司数量多,但市值走低趋势明显,平均市值仅剩下88亿元,央、国企虽然数量少,但平均市值较大,为350亿元。
全国商品房一年销售18万亿元,但336家房企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量仅为3.99万亿元。
改变颓势需要行业基本面好转
对于房企股价接连大跌的原因,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第一财经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销售急剧下滑,行业调控措施持续放宽,却不见效果,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市场走势更加惨淡,导致本已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雪上加霜,龙头民企接连出现违约和爆雷问题,行业信心已经极度脆弱。”
柏文喜认为,房地产上市企业整体市值不断走低,也与美联储加息、流动性回流美国有关。近期这批小房企股价闪崩,跟整个行业的趋势与现状有着必然联系,行情的惨淡和信心不足导致小企业的资金链和流动性承受更大压力。
对于暴跌原因,各家房企则有不同的说法。佳源国际已经两次公告称,其股价闪崩的原因是抵押股份遭证券公司强制平仓。但实际上这并非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而是其流动性风险导致的必然结果。在佳源国际股价闪崩前数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就将佳源国际的公司家族评级下调至“B3”,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下调至“Caa1”,展望调整为“负面”。总体来看,股价没有撑住的房企,都面临债务压力。
也有部分房企把股价暴跌归咎于机构恶意做空。今年2月份时正荣地产就曾针对股价大跌回应称,猜测有机构恶意做空再买入。一名长期关注港股地产股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确实不排除这一可能性,因为港股有做空机制,有空头机构专门物色做空对象,攫取巨额利润,“今年3月曾有消息称,有关部门要打击恶意做空机构,结果当时内地和香港股市的房地产版块掀起过一波强势反弹潮”。
“许多房企早已无力进行市值管理,能“活下去”已经不错了。”一名千亿房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在2020年时还计划过做好市值管理,而现在负责这项工作的高管已经离职。
“当前房企要稳住市值,主要还是靠市场回暖和行业信心恢复,依靠市值管理的技术性措施,改变不了行业与板块的基本面,也改变不了企业的资金面与业绩,自然无法让企业股价获得根本性扭转。”柏文喜表示。
易居研究院也认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进入了低位波动时期,目前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市值降幅较大,市值能否触底恢复的关键,在于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
亿翰智库则表示,股权增持和股权回购作为房企市值管理的手段,短期内或有效果,但是长期上作用不明显。长期来看,房企应该通过稳定经营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达到市值提升的目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才是上市房企市值的基础。
(责任编辑:时尚)
-
投融资市场入场券“一票难求”,如何挖掘生物医药优质初创企业?
中国创新一定会崛起,实现弯道超车,即使需要花费5-10年,但也是值得投资的领域。这和基金投资有着类似的周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著名CVC博世创投蒋红权曾说过:“未来十年中国的创 ...[详细]
-
北京:全市11类5894家娱乐场所接受防疫检查,阻断病毒传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洋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6月15日起,北京成立娱乐场所大检查专项工作组,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娱乐场所大检查,以最快速度阻断病毒传播。截至6月19日, ...[详细]
-
北京积极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王征是北京的一名摄影师,以前为了拍到美丽星空,她需要去外地或北京的远郊。但是,去年以来,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周解禁市值不足300亿元,电声股份全流通前夕多位股东忙“逃离”
Wind数据显示,剔除新上市公司,本周共有4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15.86亿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下同),解禁市值292.91亿元,环比大幅下降。解禁市值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10家。其中,301 ...[详细]
-
:全球楼市硬着陆,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 韩旭阳高盛的数据表明,整个G10集团法国除外)的房价前景得分为负值,反映了较低的房价承受能力和房屋销售的下降,这表明“硬着陆”是一个真 ...[详细]
-
记者|吴波经历一波大回撤后,地产股迎来一次集体上涨,同时带动家居、建材、建筑等地产产业链全线大涨。6月20日,截至收盘,沪指收盘微跌0.04%,但房地产开发板块上涨1.29%。盘面上,地产股上涨2.3 ...[详细]
-
美股逼空式反弹要来了?上周对冲基金卖空创新高,高盛直呼“只在2008年看到过”
美股逼空式反弹要来了?上周对冲基金卖空创新高,直呼“只在2008年看到过”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 夏雨辰在对冲基金疯狂逃离美股后,如今市场有微不足道的好消息都会推动美股上涨,因为对冲基金将争先恐后 ...[详细]
-
看似“过气”的自助餐正在凭借平价化、“小而精”悄悄“翻红”。小火锅自助餐厅正在全国爆发式增长,涮烤一体锅让食客一餐两吃,大快朵颐;星级酒店的海鲜自助也转型走“团购”,吸引不少非住店客人到场尝试。 主 ...[详细]
-
上海“重启”多家银行线下网点排长队 银行:延长营业、增设窗口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随着上海步入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阶段,全市各家银行正在加速推进复工复产。不过,由于近三个月封控带来的市民取现需求集中爆发,以及养老金集中发放等原因,银行线下网点迎来业务办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