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省份明确要求!新能源强制搭配“储能”,背后有何逻辑?
原标题:23省份明确要求!储能新能源强制搭配“储能”,省份背后有何逻辑?明确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求新强制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搭配新能源发展成果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前列,背后新能源正在成为能源供应当中的有何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在梳理中发现,逻辑多个省份已经明确新能源要搭配储能来使用,储能储能已经成为新能源规划中的省份重要环节。
近日,明确国务院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求新强制并研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搭配储能的背后应用空间正随着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推动不断加强,从技术相对成熟的有何抽水蓄能到近期市场关注的电化学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越来越多的储能形式已经在新能源系统中发挥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来源:中国电建)23省份要求“强制配储”
当前,我国多地明确新能源搭配储能使用的要求。2021年以来,宁夏、辽宁、安徽、福建、内蒙古等地陆续在新能源上网等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对储能技术、配套等具体要求。业内统计,这一范围涵盖23省份。
记者梳理发现,新能源搭配储能,各地主要从配置比例和时间上进行规范。
近日,辽宁发布的《辽宁省2022年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安排光伏示范项目建设总规模80万千瓦,其中明确提出优先鼓励承诺按照建设光伏功率15%的挂钩比例(时长3小时以上)配套。
来源:《辽宁省2022年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这一比例并非固定。海南省就2022年度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工作有关事项进行安排中明确规定:单个申报项目规模不得超过10万千瓦,且同步配套建设不低于10%的储能装置。安徽则要求5%的比例和2小时的储能配置时间。
一些省份还有更多的细化要求。如针对不同新能源种类,湖南省要求风电配置储能的比例为15%,而光伏为5%。江苏省2021年提出,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照功率8%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长江以北地区原则上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时长均为2小时。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部分省份对储能技术还做了对应的安排。河北省能源局印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指导规范(试行)》中提出,配套储能装置优先选用电化学储能。文件还对其使用寿命、实时检测、消防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
(责任编辑:综合)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南昌卫健委回应“女子顺产后体内被留纱布”:助产师操作失误所致,已暂停其执业
6月28日,南昌市民陈女士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自己4月26日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朝阳院区顺产一女婴后,出现下体坠胀、恶露异味等问题,后于产后60天6月24日在南昌市908医院取出一条已经化脓的纱布。自己 ...[详细]
-
海外网6月29日电6月29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热点问题回应。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有在上海台胞反映,由于航空公司的防疫政策导致近期返台机票难买。请 ...[详细]
-
西城区关于对未按要求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企业的通报为全面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西城区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要求持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11家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被关停的市场主体通报如下:1。 北京醉陶 ...[详细]
-
3.4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比重10%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上海证券报记者11月22日从上海海关获悉,前10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3.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3%,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占全国外贸进 ...[详细]
-
中国基金报 安曼北京时间28日晚间,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发表针对蔚来的报告。上述报告发布后,周二蔚来美股早盘刷新日高时涨近2.2%,开盘约一小时后又转跌,一度跌逾4%,最终 ...[详细]
-
货币面值曾达100兆亿,10多年前的噩梦重演 货币严重贬值,津巴布韦央行狂加息,经济究竟怎么了?
当地时间周一6月28日),津巴布韦央行宣布将利率提高到创纪录的水平,同时津政府正式将美元重新引入作为法定货币,以平抑三位数的通胀以及稳定不断下跌的汇率。津巴布韦央行将利率从80%提高了一倍多至200% ...[详细]
-
矛盾观点均利空金银 静待欧洲央行论坛周二,一方面高频数据加剧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另一方面,美联储官员讲话表示减持加息,但经济不会出现衰退,两者观点上矛盾,但对金银均偏向利空。静待晚间美联储主席鲍威 ...[详细]
-
美联储11月纪要即将出炉,专家预测美元将下跌!背后存在哪三大原因?
北京时间11月24日03:00 ,美联储将公布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11月22日,市场分析师Yohay Elam撰文指出,本次决议会让市场欢呼起来,美元也会相应地下滑,并给出下面的三大理由:1)声明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9.9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9.91万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