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难破,公牛难再“牛”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牛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虞尔湖
来源:于见专栏(ID:cn-yujian)
不起眼的小行业,也能做成大生意。天花例如畅销海内外的板难老干妈,融资上市毫不含糊的牛难卫龙辣条,专注插座、牛转换器行业、天花如今已经成为庞然大物的板难公牛集团。只是牛难,树大招风。牛再小的天花行业一旦做大,就难免被市场提出更高要求,板难甚至被困在了自己的牛难格局里。
例如,牛发展一路顺风顺水的天花公牛集团,或许从来没有想到,板难其有朝一日也被涉嫌垄断,而被天价罚款。2021年9月,因为行业垄断行为,被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近3亿元的公牛集团。彼时公牛集团上市仅1年,就在资本市场陷入低谷期,股价几乎腰斩,市值更是从1500亿的峰值跌破千亿,至今也只是在850亿元左右徘徊,可谓一蹶不振。
快速从巅峰跌入低谷的公牛,显然进入了多事之秋。前不久,公牛集团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牛集团实现营收104.74亿元,同比增长16.22%;净利润为23.61亿元,同比增长7.03%;扣非净利润为21.12亿元,同比增长0.79%。
虽然公牛营收、净利润仍在呈现个位数的增长,但是对比往年财报,公牛的规模化增长正在明显失速。‘于见专栏’认为,这或许与转换器行业逐渐迎来天花板,公牛集团多元化尚未成气候有关。种种迹象表明,过去在市场独霸一方的公牛集团,或将迎来最为艰难的发展阶段。
01
被“插座”困住的公牛,难破天花板
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短时间做到行业第一实属不易。但是对于一个庞然大物,如果常年位居第一而无人匹敌,或许不是什么积极信号。这或许不能说明自己的竞争优势有多大,而是因为市场空间太小,甚至如入无人之境。公牛面临的困境,就是后者。
“10户中国家庭,7户用公牛。”在毫不夸张的广告语里,我们看到了插座“一哥”强势的行业地位。不过,公牛集团也因此缺少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据了解,公牛集团成立于1995年,以插座业务起家,在2001年以20%的市占率成为中国插座市场老大,此后连续多年全国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2020年2月,公牛集团登陆上交所,据其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转换器(插座)在天猫平台的市占率达66.39%。
光鲜的市场数据之下,公牛集团的潜在危机也在暗流涌动。首先给公牛带来困局的,便是其现有业务即将逼近天花板,公牛不得不谋求多元化转型。
行业的天花板有多高,通过市占率过半的公牛集团财报就可以窥见一斑。据其招股书及上市后公布的财报数据,公牛集团近三年实现营收72.40亿元、90.65亿元、100.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91%、25.21%、10.76%。公司营收增长明显放缓,也预示着行业增长红利即将消失殆尽,而作为耐用品,插座等产品的存量市场,能给公牛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也可想而知。
增长失速的危机之下,公牛集团也不得不尝试多元化转型,不过,各项数据表明,公牛集团近年来的多元化发展,并不及预期。
据了解,2007 年,公牛进入墙壁开关插座领域;2014 年,公牛进入 LED 照明领域;2016 年,公牛集团进军数码配件领域。即便是其最具潜力的墙壁开关插座领域,也尚未成为公牛集团的中流砥柱,难以撑起公牛的大盘。
数据显示,2021 年公牛墙壁开关插座业务实现收入达到 29.52 亿元,同比下降 7.99%;同年 LED 照明业务实现收入 7.70 亿元,同比下降 21.74%;数码配件业务实现收入 4.18 亿元,同比增长 17.00%。这也意味着,即便其尝试拓宽产品线破局,但是依然收效甚微。
02
渠道优势不再,公牛品牌价值难凸显
根据招股书,公牛的营收主要来自渠道经销。例如,2018年,公牛转换器产品、墙壁开关插座、LED 照明等业务,境内直销和境内经销收入比例分别约为 1:5、1:10、1:43。而更具 C 端消费属性的数码配件业务,境内直销和境内经销收入比例与墙壁开关插座业务一样,约为 1:10。
由此可见,公牛在转换器业务上的竞争优势,很难在其他多元化产品上进行复制。在各大新型产品都是通过渠道触达消费者后,公牛对C端用户的品牌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弱化。这也意味着,公牛集团这些新业务的增长潜力,未来也将遭遇更大的挑战。
例如,相比插座等标准产品,墙壁开关插座与LED 照明业务的前装门槛较高,to B属性更强,公牛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与此同时,其数码配件产品,目前主要由官方配件为主,第三方配件表现相对较弱,因此之于其对公牛的品牌影响力拉升,并无明显的增益效应。
实际上,公牛尝试产品多元化的尝试,还有很多。在 2020 年,其将业务进行了新的划分,电连接业务以转换器为核心,覆盖电工胶带、线盘等五金业务以及充电桩和充电枪等新能源业务,智能电工照明业务则覆盖墙壁开关插座、LED 照明以及浴霸、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机等智能生态产品,数码配件业务以充电器为主,也覆盖了户外移动储能等新能源产品。
据了解,在多元化尝试不得其法后,公牛也在尝试布局充电桩和充电枪等产品。但是,要知道,早年公牛的崛起,是靠其“安全”标签。不过,但是在新能源充电桩和充电枪等产品上,用户对于安全的关注,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时让消费者对比官方配套的充电桩与充电枪产品,公牛的“安全”标签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此很明显,出于安全考虑,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官方配套供应的充电桩和充电桩产品,而非第三方产品。
由此也可以预见,公牛集团一旦涉足新能源产品,也将处于较为尴尬的市场位置。这通过早期的手机充电器、耳机、充电宝等产品的市场拓展逻辑,就可以窥探一二。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公牛或许无奈只能选择面向B端,打入车企供应链体系,但是公牛过去的渠道优势,在这一场供应链竞争中,恐怕很难为公牛助力,因此公牛的胜算几何,也可想而知。
03
资本撤退市值缩水,公牛的长期价值存疑
在公牛因为渠道规模过大,而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后,其在资本市场也十分失意,首先便是各大股东纷纷减持,其次便是二级资本市场投资者纷纷抛售。
例如,2021年,高瓴资本旗下珠海高瓴道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持股比例由早前的2.01%降至0.55%。而2022年上半年,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合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均进行减持。随之而来的,便是其股价“跌跌不休”,一路走低。
资本信心丧失殆尽的背后,是公牛的长期价值正在被质疑。首先,从公牛最占优势的渠道来看,公牛如“蚂蚁搬家”一般,在全国超过百万的终端销售网点,就是其核心竞争力。据其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其覆盖的终端渠道包括75万家含五金店、日杂店、办公用品店、超市,以及12万多家专业建材及灯饰渠道售点及25万多家数码配件渠道售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公牛才涉嫌垄断被罚。据了解,其涉嫌垄断的“罪证”,就是在经销商协议中实施含有固定产品转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内容的制度,并通过自己的监督手段确保对价格的全面管控;同时要求经销商 “ 专营专销 ”,只能批发、出售公牛品牌产品。
虽然天价罚款并未伤及公牛集团的筋骨,但是却给公牛集团提了一个醒。一招鲜的发展模式,终究会遇到市场监管的掣肘。加上数量如此庞大的经销网络,本身已经逼近天花板,公牛集团想要发挥更大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恐怕再也不能只靠数量取胜了。
对于公牛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公牛擅长的是销售渠道,而非研发制造以及终端用户关注的产品质量。而对于如今的公牛来说,产品质量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并非根本。
而如前文所述,公牛将其未来押注在了产品多元化方面。但是如前文分析,其多元化策略,并不能让其渠道优势得以展现,因此,其未来的品牌价值也十分存疑。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其股东信心受挫,二级资本市场的表现持续低迷。
04
结语
公牛集团作为“插座第一股”的上市,让人们看到了小众行业,也能成就独角兽的创业神话。但是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就公牛集团的,是其专注于插座技术,打造的“安全”标签。而限制其未来发展的,也是其产品的过于局限性、当市场逼近天花板再难看到发展空间。
尽管近30年的发展,公牛集团已经靠海量的经销网络打下一片江山。但是因为产品方面的掣肘,公牛集团的投资者,正在对其丧失信心,而摆在公牛集团面前的,也是难于破解的迷局。
(责任编辑:休闲)
-
一般参与个人养老金主要有三个决策步骤,即开户、选择具体金融机构、选择具体产品。“我应该去哪里开户?”、“怎么买个人养老金产品?”、“这么多产品,怎么选?”随着一系列个人养老金相关细则的落地,距离老百姓 ...[详细]
-
22亿VS.340亿,贵为行业老二市值不及老大的零头,康众医疗迎来难得机会?这三个“人”表示严重不同意
股东行为、业绩表现、研发投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股价走势都对的起。市值风云 作者 | 观韬在二月份688301.SH)的文章中,风云君介绍了这家技术不错的企业在科技突围的过程中,有着形形色色资本掮 ...[详细]
-
中共中央宣传部30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有关情况。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齐家滨介绍,十年来,中央组织部直接组织培训干部21.4万人次。截至2021年12 ...[详细]
-
撰文 | 董鑫 余晖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举行。政知君注意到,几个细节值得关注。细节一:乘坐专列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逢五、逢十年份都会举 ...[详细]
-
来源:中国青年报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在宝钢,抓辊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成为正式员工;在青岛港,过去开塔吊不敢喝水的工人能够看着控制中心,通过吊车上30个摄像头传来的高清视频远程遥控,吊 ...[详细]
-
受股市大跌影响 全球最大养老基金GPIF录得两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全球规模最大的养老基金--日本国家养老基金--录得两年以来首次季度亏损,全球股市和债券市场第一季度的下跌令其资产价值承压。日本的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周五在东京表示,当季下跌了1.1%,总资产降至 ...[详细]
-
你选职业本科吗?毕业生人均5个offer,还能考公考研,招生电话被打爆
“我们今年新增9个本科专业。原本的专业基本都扩招2倍,有些艺术类专业扩招了4倍。”全国首批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负责招生咨询的赵老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近一天到晚都在 ...[详细]
-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结束连续3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重回50%以上,显示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3日消息,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探底回升翻红,创指、深成指跌幅明显收窄。板块方面,中字头股票全天强势,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赛道股午后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在 6月30日召开的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74次审议会议上,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据了解,在通过首发上市之后,信达证券将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