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债额度占地方债比重再创新低,地方债结构如何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近日发布的般债比重《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称,积极的额度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主要是占地再创债结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新低专项债、地方调整贴息等工具,构何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般债比重保持必要的额度支出强度。一是占地再创债结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二是新低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三是地方调整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
报告显示,构何2023年地方一般债额度为0.72万亿,般债比重地方专项债额度为3.8万亿,额度新增地方债额度合计4.52万亿,占地再创债结相比上年增加1500亿。从占比来看,一般债占地方债额度的比重为15.9%,创出历史新低。
一般债占比为何下降?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省级地方政府开始独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举债融资。其中地方预算赤字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弥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只能弥补公益性资本支出部分资金的不足。公益性资本支出如使用得当,可提高基础设施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后续税收会增加,从而增加还债能力,符合代际补偿原则。因此,地方一般债的限额要与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匹配。
对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专项债不纳入赤字。
拉长时间看,2015年-2017年间新增一般债均超过专项债,一般债占比在2015年最高达到83.3%。但2018年后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专项债超过一般债,一般债占比持续下降,2023年该占比为15.9%。
近年来,随着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专项债资金的使用问题逐渐暴露。专项债的要义在于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但一些地方通过做高收益的方式包装发债造成项目现金流收入估算虚高,导致专项债券的还款来源实际上并没有保证。审计署2020年审计报告披露,5个地区将204.67亿元投向无收益或年收入不足本息支出的项目,偿债能力堪忧。
因此业内对一般债、专项债的结构调整讨论颇多,代表人物如前财长楼继伟。楼继伟建议,需提高地方一般债占比,降低地方专项债占比。其逻辑在于“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补齐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这些领域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与公益投资相关的,大多不属于专项债项目,部分投资可考虑通过地方一般债来满足。
但近年来的数据显示,一般债比例在下降,而专项债占比则在提升,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这需要考虑财政债务政策的约束,这方面有三个指标一般不能突破:
一是赤字率,即赤字/GDP,一般要求等于或者低于3%。赤字可进一步分解为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分别通过发行国债和地方一般债弥补。
二是政府负债率,其计算方式为(中央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GDP,一般要求低于60%。
三是地方政府债务率,即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一般要求低于120%。
近年来地方债务率快速上升且突破警戒线,地方债额度的扩张受到限制,但政府负债率在50%左右,中央政府有加杠杆的空间,中央加杠杆意味着要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在给定赤字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赤字(即国债额度)可以多增,相应地方财政赤字(即一般债额度)要控制。在给定地方债额度的情况下,由于一般债额度被压缩,专项债规模就稳中有升。
实际上,近年来赤字分配已向国债倾斜。2015-2019年地方一般债占赤字的比重都高于30%,但2020-2023占比持续下降,国债占比有所提升:2023年一般债占赤字的比重降至19%,创出新低。
预算报告披露,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31600亿元,增加51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与上年持平。换言之,今年增加的财政赤字都由中央财政负担。
近年来随着减税降费进行和疫情反复冲击以及房地产持续下行,地方债务到期和付息压力叠加,导致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国债规模和占比的提升,可提升中央财政的综合财力,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政府债券净融资预计创历史第二高
加总看,今年政府债务新增额度为7.68万亿,其中国债额度3.16万亿,地方债额度4.52万亿。今年新增政府债务额度仅次于2020年的8.5万亿(含一万亿特别国债),新增额度对应到债券市场为净融资的概念,意味着今年政府债供给压力较大。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王小龙日前在《债券》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等工具,国债发行规模预计将超过往年。
根据现行预算管理办法,国债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与国债净融资额大体相当,因此年度国债发行规模约等于当年国债到期规模+中央财政赤字。2023年国债到期规模为5.5万亿,中央财政赤字为3.16万亿,意味着今年国债发行规模在8.6万亿左右。该规模低于去年的9.7万亿,创出历史第二高。
地方债方面,新增债券额度为4.52万亿。此外,地方政府还会发行再融资债券。所谓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是指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债券,偿还到期债券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不变。
Wind数据显示,再融资债券于2018年首度发行,当年首度发行6816亿,当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8389亿,接续比例(发行规模/到期规模)为81.2%。2019年-2021年的接续比例提到86%左右。Wind数据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到期规模为3.67万亿,按80%左右接续比例计算,2023年再融资债券的发行额度预计约3万亿。
综上来看,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预计在16万亿左右,其中国债、地方新增债、地方再融资债分别为8.6万亿、4.5万亿、3万亿左右。当然,今年仍需关注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如该类债券发行,那么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将超过16万亿。
(作者:杨志锦 编辑:曾芳)
(责任编辑:百科)
-
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投资机构要有独立专业判断
本报记者 吴晓璐“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市场结构大幅改善,制度型 ...[详细]
-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综合德新社和路透社消息,尼泊尔官员31日确认两天前失事飞机上22人已全部遇难。警方表示,由于恶劣天气和困难地形,搜救工作比预期时间长。尼泊尔空难现场路透社)据报道,机上有3名 ...[详细]
-
在疫情之下的上海,“社区团购”有了不一样的形式。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互联网公司原本“预售+自提”的团购模式失灵。在居民无法出门、自提点也关闭的情况下,小区团长需要自行和商家资源对接,完成统计工作后统一 ...[详细]
-
美国国债全面下跌,油价上涨增加了对通货膨胀的疑虑,且一位美联储官员支持多次加息50个基点。五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12个基点至 2.84%,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11 个基点至2.85%。美国国债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11月2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关于免收交割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通知》。通知表示,2023年全年大商所将对包括期货交割手续费、标准仓单转让贷款收付手续费、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手续费、 ...[详细]
-
周二表示,该公司将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Affinivax,以加强其疫苗管线。这是葛兰素史克两个月来的第二笔重大交易,它上个月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科技公司Sierra Onco ...[详细]
-
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增资扩股在持续推进。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增资项目日前正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向全市场公开征集意向投资者。自此,今年以来,已有6家信托公司完成或推出自己的增资计划。 ...[详细]
-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逸欣从6月1日零时起,美团打车上海区域的网约车恢复正常运营。为满足市民疫后打车出行需求,美团打车已开始加快推进司机“场所码”申领、车内张贴工作,并严格落实车辆消毒和司机防护要求,全 ...[详细]
-
热威电热实控人家族IPO前分红3.3亿元 新产品量产当年产能利用率超200%
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记者叶浅 单盛群)近日,杭州热威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威电热”)更新了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7.6亿元,用于年产4000万件电热元件生 ...[详细]
-
刚刚!大资金回来了:陆股通净买139亿,多股尾盘突然拉升,却有个股暴跌80%…啥情况?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A股市场今天整体逐级上行,主要指数纷纷大幅上涨,站上2400点,科创50指数大涨超过3%。种业股、苹果概念股大涨,多股涨停,比如千亿市值的盘中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