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市场量价齐升 “工业维生素”景气度有望延续
本报记者 茹阳阳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在上游总量控制和下游需求带动下,稀土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涨。市场素景
2021年,齐升气度在申万三级子行业稀土板块的工业4家上市公司中,(600111.SH)、维生(600392.SH)和(600259.SH)营收同比增长30%~54%%,有望延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462%;(000831.SZ)营收同比增长80%,稀土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30%。市场素景
一位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齐升气度是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中国是维生稀土储量和生产大国,2021年在下游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风电等需求的稀土推动下,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大涨、市场素景销量增加,齐升气度行业公司的业绩表现也非常好。”
业绩普涨
稀土因其具有无法取代的磁、光、电性能,可用于生产永磁、催化、储氢、抛光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和电子信息等领域。
稀土行业产业链上游以选矿为主,中游为稀土矿的冶炼分离、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的生产,下游为各种稀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在上游供给优化和下游需求带动下,2021年,主要稀土产品价格上行,多家行业上市公司稀土产品销量和公司业绩均出现大涨。
北方稀土在年报中表示,2021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稳定的生产和经营环境,依靠国内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同时受到全球经济复苏加快、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绿色家电等应用领域需求增长的拉动,稀土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主要稀土产品价格震荡上行,结构性过剩产品价格有所下行。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铽等产品的均价同比涨幅均超80%,氧化钬、氧化钇涨幅逾100%,仅氧化镧、氧化铈和氧化铕等少数产品出现小幅下跌。
2021年,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产品的销量也多出现增长。其中,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和广晟有色的稀土氧化物销量分别为4.21万吨、1.09万吨和0.3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6%、50%和0%;五矿稀土的稀土行业产品销量为0.84万吨,同比增长79%。
业绩方面,2021年,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五矿稀土和广晟有色分别实现营收304亿元、106亿元、30亿元和1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30%、80%和5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亿元、11亿元、1.9亿元和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2%、233%、-30%和167%。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北方稀土方面表示,主要是因稀土产品销量增加、售价上涨;盛和资源方面表示,因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以及公司业务规模的提升;广晟有色方面则表示,因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做好稀土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非稀土业务。
相比之下,五矿稀土的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下滑。对于下滑的原因,该公司证券部人士未向记者作出回应,仅表示“不便回复”。
格局演进
全球稀土储量丰富,但分布高度集中。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稀土储量为1.2亿吨,其中86%集中于中国、越南、巴西、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和格陵兰岛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稀土储量4400万吨,占比35%,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具有“北轻南重”特点,储量集中在白云鄂博、山东微山、四川西部和南方七省,这四大稀土矿集区储量占稀土资源总量的97%。其中,专供北方稀土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是全国轻稀土的主要产地,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总量的83%以上,占世界工业总储量的40%以上。
广晟有色方面表示,中国稀土行业在2011年以前,基本属于无序开采阶段,“黑稀土”私采盗挖肆意猖獗及违规买卖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2014年,工信部发布《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指引》,以集团形式开始整合全国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形成了中铝集团(中国稀有稀土)、五矿集团(五矿稀土)、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广东稀土(广晟有色)、六大集团的稀土产业格局,行业秩序不断改善。
头豹研究院研报显示,2012年,工信部制定指令性生产计划,明确稀土从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两方面进行管理;2014年起,工信部每年下达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2011年至今,稀土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由原来的99家压缩至59家。
2021年末,由国资委牵头,中铝集团、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三家上游矿企参与,并引入中国钢研、有研科技等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组建的大型稀土央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于江西赣州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参与方的五矿稀土近期表示,该重组完成后,公司实控人由五矿集团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并将成为后者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未来行业上中游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对推动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都有很大意义。
对此,上述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整体来讲,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将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东亚前海证券在相关研报中分析称,此次整合中主要的三家企业,占据了中国稀土产业的半壁江山,涉及上、中、下游多家企业。整合后的主体由国资委控股,未来有望诞生世界级稀土巨头。同时整合提升了我国稀土行业集中度,防止产能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也有助于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进一步升级,提高对外竞争力。
前景向好
头豹研究院研报显示,通过汇总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的营收预测数据,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576亿元。
该研报显示,2016年中国稀土矿产量为10.5万吨,2021年为16.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9.9%。不过,其间中国稀土矿产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却由82%降至61%。此间,海外稀土矿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缅甸,三个国家的稀土矿产量自2018年以来稳居高位。
该研报还表示,中国稀土资源的核心优势在于极低成本的轻稀土资源和超大规模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同时,中国在冶炼分离环节拥有绝对主导权,国外因环保、技术、建厂耗时等原因,短期内难以新建中游产能。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稀土价格震荡走高,多家研究机构表示未来前景向好。
中国稀土价格指数显示,2016~2019年,稀土价格整体变动幅度不大。而2020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国内外供给受限、叠加需求结构变化,稀土价格指数虽有多次调整,但总体维持上涨趋势。
东亚前海证券研报表示,2022年2月以来,稀土价格历经小幅回落,近期触底回温,价格有所上行。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5月13日,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镝、氧化铽分别报价91万元/吨、94.5万元/吨、0.26万元/吨、1.5万元/吨,分别同比上涨68%、79%、6%、119%。
该研报认为,长期来看,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叠加其不可再生的特性,不宜过度开采;而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对稀土材料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未来稀土材料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短期来看,出口增加、补库压力较大,稀土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百川盈浮近期在4月稀土市场月报中表示,供应面,国内原矿供应紧张致分离企业产量下降,废料产量亦出现下滑;需求端,终端群体消费能力有所下降,从而导致钕铁硼企业订单减少,中大型企业有减产、小型企业有停产现象,综合减产达30%~40%;情绪面,上游企业心态乐观,部分商家看好后市、挺价情绪浓厚。因此,未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下游需求的出现和业者信心的提高,稀土价格有望上涨,但需要时间。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责任编辑:娱乐)
-
荣耀发布MagicOS 7.0 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新浪数码讯 2022年11月22日消息,荣耀MagicOS发布会暨首届开发者大会,今日面向消费者、合作伙伴、开发者等举办。会上,AI使能的个人化全场景智慧操作系统荣耀MagicOS 7.0正式发布,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在竞争激烈的移动支付赛道上,华为正在加速前进。“华为钱包月活大概是1个亿,华为支付用户增长率很快,”近日,华为终端云服务支付BU的总裁马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 ...[详细]
-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盼盼】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说,欧洲议会副议长毕尔本周访问台湾。她今天称,欧洲必须坚定支持台湾。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表示,台湾是中国领 ...[详细]
-
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执行合伙人:未来十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数字孪生
“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新领军者对话会”于7月18-19日举行,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博士出席并演讲。吴淳在演讲中表示,也许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数字孪生,都会有一个网络 ...[详细]
-
黄其森“复工”急盼天降白衣骑士援手 泰禾集团584亿债务悬顶两年自救无进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黄其森“归来”,多少令业界有几分期待,能拯救泰禾集团000732.SZ)的白衣骑士何在?或许是过度自信及金融出身,害了黄其森。19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见习记者 文夕近年来,光伏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产业链中有一个细分领域并不为市场所关注,即光伏银浆赛道。目前,这个细分赛道上玩家并不 ...[详细]
-
高盛认为,铜的结构性牛市仍在,明年上半年铜价将逐渐复苏。自2020年10月以来,高盛一直在唱多铜价,核心逻辑是铜供应趋紧、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和绿色能源转型刺激需求快速增长等。然而,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 ...[详细]
-
武汉大学校领导走访小米集团并称雷军相当了不起,雷军表示将送上厚礼
来源:武汉大学校友总会7月17日上午,校领导一行走访了校友企业小米集团。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校友对校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作为“导游”和“讲解员”,带领校领导一行参观了小米之家 ...[详细]
-
北京医保家庭共济政策即将实施:可为家人看病买药 还可投保“北京普惠健康保”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郭伟莹)12月1日,北京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将正式实施,本市参保人员须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个人账户家庭成员共济备案,方可享受家庭共济相关待遇。职工医保家庭共济 ...[详细]
-
近期,俄乌战争推高了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火力发电成本进一步上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估计,鉴于目前高昂的化石燃料价格,2021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可为2022年全球能源发电成本节省约550亿美元。报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