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基金时隔两年将发新基,老将王创练再次出马,蔡嵩松自顾不暇?
出品:全球财说
随着上市公司的诺安半年报逐步披露,部分股东为上市公司的基金公募基金业绩情况也随之展现,中小规模公募基金困局值得关注。时隔嵩松
头部基金虽增速有所放缓,两年老将练再但业绩依然稳定。新基中小规模基金公司虽然不乏兴银基金等增长亮眼,王创但大部分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次出下滑。
其中,马蔡东吴基金、自顾鑫元基金、不暇诺安基金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2.10%、诺安57.81%、基金42.29%。时隔嵩松
以诺安基金为例,两年老将练再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新基同比增长7.24%,实现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42.29%。
这与诺安基金规模停滞不前、产品业绩不佳、严重依赖“明星经理”有关。
拯救“迷你基”计划启动?
蔡嵩松或已自顾不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诺安基金规模为1440.71亿元,基金数量为60只,位列公募基金第38位。
其中,货币型基金规模达到780.88亿元,规模最高;混合型、债券型、股票型规模分别为429.29亿元、170.90亿元、53.23亿元。
虽然,诺安基金的管理规模较2019年初的1082亿元有所提升,但是基金数量不升反降,其2019年一季度末基金数量便已经达到61只,虽有极少量新基发行却与清盘数量相抵。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A、C两类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数量为31只,
为了挽救濒临清盘的微盘迷你基,诺安基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8月20日,诺安基金公告称,诺安积极回报(A类:001706;C类:012847)的基金经理由宋德舜变更为蔡嵩松。
该基金A/C合计最新规模为0.62亿元,较年初缩水幅度达35%。但更为关键的是,A类产品遭遇大额赎回,规模仅剩714万元,不足千万规模,A类份额也由年初的2101万份下降至二季度末的397万份。
这是仅仅半年时间,若不挽救将有清盘危险。
份额的急速下降,与2022年年内收益急剧下降不无关系。更大的原因是前期业绩相较于行业而言,只能算是平平,并无亮色。
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诺安基金回报A的收益率为-13.86%,跑输同类平均的-7.30%。
2019年、2020年、2021年,诺安积极回报A的全年收益率分别为29.95%、40.80%、4.35%,同期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9.73%、39.80%、10.26%。
上述业绩只能算是无功无过的合格成绩,叠加2022年年内的大跌,也自然让投资者失去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A类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机构投资者持有为主,2019年-2021年机构持有者持有比例分别为95.93%、96.46%、96.57%、87.87%、79.33%。并且,截至2022年6月30日,A/C两类单一持有人持有占比达到53%。
由此来看,与其说蔡嵩松上阵拯救待清盘迷你基金,不如说诺安基金想给蔡经理开辟一片新的天地进行发挥,一举两得。
毕竟2022年二季度,诺安积极回报的资产配置结构发生了巨变,股票资产占比由一季度末的89.98%降至0.12%,债券资产则由0升至96.92%。
那么,蔡嵩松上阵,可以解决问题,或是说再塑奇迹吗?
此前7月2日,蔡嵩松已经接手了规模仅为1482万元的诺安优化配置(006025),虽然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基金经理蔡嵩松便“力挽狂澜”收获了约13%的任职回报,但也延续了他的“过山车”走势。
另一点需要提及的是,诺安优化配置于2022年8月3日新增基金经理刘慧影,是刚刚入行的新晋基金经理,诺安基金还为蔡嵩松安排了“老带新”的工作。
截至目前,蔡嵩松管理基金数量已经达到5只,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06.16亿元,其中最新规模达266.36亿元诺安成长(320007)仍为其代表作,也是诺安基金除货币型基金诺安天天宝(000559)外规模最高的产品。
诺安成长作为2019年的“神基”,以全年95.44%的收益率让蔡嵩松一战成名,但2020年便跌下神坛,严重跑输同类平均,排名由同类前五跌至后20%行列。
图片来源:Wind
2021年表现尚可,但是进入2022年至今收益率为-27.01%。这与蔡嵩松坚守科技赛道有一定关系,固化的持仓无法保证业绩长虹。、、、、等,几乎均由2019年一直坚定持有至今。
不过,诺安成长的规模也由2019年初的5.97亿份增至2020年末的189.56亿份。
蔡嵩松上任前,诺安成长由老将王创练掌舵,后王创练与新晋基金经理蔡嵩松共同管理至2020年5月中旬。
那么,2019年的“高光时刻”属于王创练还是蔡嵩松呢?
时隔两年三个月终发新基
王创练策略调整失败?
再来看看王创练。作为从1997年便开始证券从业的诺安基金老将,在出任基金经理的7年多时间中,年化收益率为12%。
相较于“老带新”时的搭档蔡嵩松,王创练已经经历几轮牛熊,风格较为稳健。
不过,目前王创练管理着4只基金,但规模仅为24.01亿元,其代表产品诺安研究精选(320022)规模为7.69亿元。
2022年,诺安研究精选年内收益率为-13.58%,虽跑输同类平均,但依旧跑赢沪深300。
2019年-2021年,全年收益率分别为73.04%、63.24%、14.60%,均好于普通股票型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率。
在平衡稳健与超额收益方面,王创练显著优于蔡嵩松,也收获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不过,2022年7月6日,诺安研究精选新聘基金经理邓心怡共同管理,又是“老带新”的组合。同时也引起了部分投资者对于日后更换基金经理的担忧。
上文提及,诺安基金的基金数量不增反减。《全球财说》发现,在公募基金高歌猛进的2020年、2021年,诺安基金新基发行少之又少,2020年仅发行2只新基,2021年数量为零。
同样的情况延续到了2022年,即便已经过去了8个多月的时间仍没有新基发行。
诺安基金发售的最后一只A类新基,便是2020年5月9日成立、由老将王创练管理的诺安研究优选A(008185),在此后的两年三个月时间中,诺安基金再无A类新基发行。
然而随着A股波动加剧,诺安研究优选A的业绩却乏善可陈,2.3年时间中收益率为11.38%,跑输同类35.18%的平均水平,排名位于后20%阵营,2022年年内收益为-25.05%。
诺安研究优选不同于诺安研究精选的股票配置思路,其2022年一季度转而重仓农业养殖行业,二季度又调仓多只细分医疗领域及工业个股,策略上发生一定改变。
同样是“高光时刻”过去后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毕竟“常胜将军”少之又少。
需要一提的是,老将王创练拟管理的诺安均衡优选一年持有A/C已处于等待发行阶段,计划于8月29日公开发售。
作为时隔两年多再发行的新产品,能否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还不得而知。只是,两年多过去了,新产品依旧是由王创练掌舵,也难免让市场投资者觉得诺安基金已无人可用,未来发展存在一定隐忧。
(责任编辑:百科)
-
蔚来ET7、ES7、 ET5在欧洲推出“买断”服务,6.19万欧元起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10月8日,蔚来汽车宣布以“订阅模式”进入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ET7、EL7ES7)、ET5三款车型,车辆订阅期限从1个月至60个月不等。这一计划被业界解读为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 | 李秋涵 编辑 | 魏佳来源:深燃5月份离职后,4个月时间里张磊已经去过西藏、昆明、大理、上海、武汉、成都6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他会短租 ...[详细]
-
A股再现地量成交 沪指围绕3100点展开争夺 机构建议逢低布局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21日,A股市场震荡调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17%、0.67%、1.49%,上证指数围绕3100点展开激烈争夺,收盘险 ...[详细]
-
鲍威尔周三表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房价火热上涨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会经历一次“回调”。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平衡,在美联储决定将政策利率再上调75个基点后,房价正在以不可持续的 ...[详细]
-
据 AAC 瑞声科技官方消息,近日,瑞声科技最新研发出首款超窄边 67dB SNR信噪比)数字麦克风,搭载全自研芯片。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实现了全流程国产化。据介绍,这款产品相比目前市场上主流 Wind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在上一年度产量下降且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年度消费表现尚可,库存有序下降。目前来看,新季红枣产量高于去年但不及常年的市场认可度高,在当前结转库存低于往年的背景下,新季红枣供给将维持偏紧态势。 ...[详细]
-
作者: 杜川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也是金融市场一直关注的焦点。近期银行组团下调存款利率,更是被市场视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9月20日、21日,央行连续两天发文谈及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21日,为了进一步缓解通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也是一年内美联储第三次大幅度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此次加息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提 ...[详细]
-
茅指数、宁组合都不香了?国际机构配置思路生变 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酒股暴跌 宁德时代股价较高位近乎腰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茅指数和宁组合因其稳健的现金流和渗透率不断提升的高成长性一度备受国际投资者青睐。相关食品饮料和新能源企业的估值中枢也因国际资金的持续涌入而不断提 ...[详细]
-
梁建章点评2022Q2财报:国内旅游需求季末强劲释放 三季度亚太市场复苏加速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2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TCOM及香港联交所:9961)公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携程高管团队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中,对于本季度业绩进行了说明。 ...[详细]